



膠東在線1月26日訊(通訊員 王娟 王朋祥) 李魯鵬是海陽非物質文化遺產麻姑島手工皮雕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生于皮雕世家的他,從小就耳濡目染,漸漸就喜歡上皮雕這門手藝。
1904年,山東發了洪災,李魯鵬的曾祖父李德春跟隨闖關東的人潮來到了黑龍江,跟生活在當地的俄國人學會了皮雕的手藝,并靠這門手藝養活了全家。回到故鄉后,李德春把這門手藝傳了下來,直到百余年后,李魯鵬接過了父輩傳下來的鏨子。
日復一日的學藝單調而枯燥,興趣是李魯鵬堅持下來的理由。十幾載錘起鏨落,鏨印繁雜往復,精美的花紋仿佛穿越百年喧囂,在質感的皮面上漸漸清晰。李魯鵬告訴記者,用皮雕的方式,將客戶所需圖案雕出來,加工成包,實用又美觀,包更是遠銷英國、美國等地。
在李魯鵬的小店里,有不少的成品。一件海陽大秧歌的皮雕作品,需要足足一個月的時間。鮮亮的染色和極富立體感的皮雕技術,讓丑婆與傻小子這兩個藝術形象栩栩如生。李魯鵬計劃用半年的時間,把海陽大秧歌里所有的代表性人物形象,全部做成皮雕作品。
李魯鵬希望用更精進的手藝和創新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去了解這門古老的傳統手藝,讓這門非遺技藝發展的更長遠、更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