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月28日訊(通訊員 王茜瑋)3個月前,50歲徐女士突然發現自己的右耳前長出了一個“棗核”大小的腫物。1年多前,徐女士一直感覺顳頜關節區不適,在當地診斷為“顳下頜關節炎”,并進行抗生素治療。然而,一年多的治療并未讓徐女士好轉,反而腫起了一個包,不僅反復疼痛還影響了美觀。思考再三,徐女士決定去煙臺市口腔醫院找專家“看看”。

2020年12月,徐女士來到煙臺市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就診,經過詳細的問診和基本的檢查之后,醫生初步判斷徐女士為:右腮腺腫物,建議徐女士盡早入院手術。
腮腺腫物的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但是這個手術并不簡單。控制我們表情的面神經在腮腺內經過,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面神經受損,導致面癱等一系列問題。面神經非常細小,容易誤傷,保護面神經,同時完整切除腫物是腮腺手術的關鍵。醫生必須熟悉腮腺和面神經的解剖細節,手術不僅切除腫瘤和鄰近少量腺體,而且還要解剖和腫瘤有關的面神經分支,將手術的創傷和面神經受損的風險都控制在最低水平。
在與徐女士及其家屬詳細交代病情后,徐女士決定接受手術治療。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口腔頜面外科主任杜平功帶領其團隊為該患者實施了手術治療,在完整切除腫瘤的前提下,盡最大的可能保存正常腮腺組織及其周圍器官的形態和功能。術后病理證實為“腮腺腺泡細胞癌”,術后為避免患者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杜平功主任積極聯系煙臺市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名譽主任、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張建國教授遠程會診,為患者后續的恢復提供了便利條件。
近日,住院部護士長劉英娜在對患者進行隨訪時,徐女士表示現在恢復良好,面部表情和術前沒什么改變,非常感謝杜平功主任以及醫療團隊為她解除了病痛,也非常感謝劉英娜護士長帶領的護理團隊對她的悉心照料。
煙臺市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杜平功提醒大家:頭頸部或者頜面部出現腫塊、結節,或者出現疼痛、麻木等時,應盡早到正規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檢查,明確病因,及早處理,避免貽誤病情,影響后期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