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2月10日訊(通訊員楊儒)2021年2月5日,萊州郭家店鎮省級貧困村澗里村工藝品加工廠迎來了第一屆年終總結大會,澗里村也邁出了走向春天的第一步。
“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2020年為了實現澗里村的徹底脫貧,萊州郭家店鎮服務隊協助上級組織為澗里村選派了年輕的駐村書記,努力把村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
做調研,理思路,找到致貧“窮根子”,開出發展“藥方子”。
潘書記上任后,萊州郭家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積極主動的支持他開展各方面的工作,利用3個月時間,與潘書記走訪調研村莊238次,在調研中發現澗里村老齡化現象尤其嚴重,村內土地貧瘠,大多數百姓以種植蘋果為主,村集體無支柱產業,靠天吃飯思想根深蒂固!皾纠锎宓幕牡孛娣e過多,不適合發展大面積發展農業,通過與群眾走訪交流,我們了解到澗里村有草編工藝品加工歷史,這使我們深受啟發,我們決定以此為方向,依托當地工藝品加工的傳統文化和勞動力價格優勢,建立村集體支柱產業,以產業發展為支撐,帶領群眾實現共同富裕!迸藭浾f道。
引人才,上項目,發展產業促增收,帶領群眾共致富。
為了實現傳統技術與現代發展的完美融合,服務隊與村書記共同外出調研企業11次,確定了以工藝品加工為主,采用村企合作的方式,引進企業專業技術人才,通過技術培訓,培育和發展本地技術能人,帶動產業實現一步步的發展。同時,為了使工業品加工產業能夠健康發展,在服務隊幫助下,組建了以黨支部為引領的富美澗里農業發展合作社,加強組織保障!皠傞_始工廠只引進了工藝品電針加工,在試運行期間雖然大多數工人能按照要求完成工藝品制作,但是由于受年齡的影響,年紀大一點的婦女在工藝品制作的效率和質量上與年輕勞動力相比差距較大,如果只發展這一單一的方式,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打消她們的積極性,造成人員的流失。為了改變這個狀況,我們又多次去企業進行調研,經多次論證,增加了手工編織和工藝品組裝兩個項目,這樣就能做到覆蓋各個年齡段。”潘書記說道。
強精神,樹新風,響應號召干勁足,迎來農村新面目。
村內支柱產業慢慢走向正軌,群眾的精氣神也發生了大反轉。“以前都窮習慣了,村里壯漢們也都出去打工了,俺們這些婦女就在家管理好那一畝三分地就行了,也沒有什么別的想法和追求。如今村子里上了企業,在家門口就能干活,雖然今年工資收入不高,但是一點沒耽誤干家里的農活,也算是額外的一筆收入。再就是,電針加工掙錢多,別看我現在60多了,也想在跟著廠里的電針師傅學學,跟這幫小年輕的較較真,我覺得明年我這效率和質量也能提上來!睆埓蠼阏f道!靶∨撕头⻊贞爠倎淼臅r候村里說是要上產業,我們大家伙是抱有很大的疑慮的,畢竟這是一個大工程,村里的支持率不是很高。當時他們就是先跟工廠商量,進行試運營,讓大家伙都嘗試嘗試,這一干我們就覺得這活行,適合咱們老百姓,現在不止是我們村的,隔壁的官后村的、小草溝村的,還有遠處的李家的都在廠里干,前幾天還有人咨詢我問廠里還要不要人。我們要感謝黨領導的好,潘書記是個好書記,服務隊好樣的,F在俺村兩委在村里說話那是杠杠的,老百姓都聽、都信!睆母F怕了到爭一爭,從農閑時的麻將桌到燈光下的電針機,澗里村百姓“活”過來了,比貧窮更可怕的是是沒有希望,小小加工廠重燃了群眾奮發圖強,共同致富的精神,改變了村莊的不良風氣,樹立了良好的社會風氣,加強了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公信力和凝聚力,匯集群眾的力量,實現村莊的完美蛻變!氨劝l展產業更重要的是振奮群眾的精神,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帶來了資金和政策,但更希望能帶來思路和辦法,更希望能通過我們的努力實現村莊從‘輸血型’到‘造血型’的變化,這樣才能形成一支真正帶不走的服務隊,完成上級給我們的使命。”服務隊隊長趙忠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