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聞訊:“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和2021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在中國記協、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委網信辦、天津市合作交流辦、天津海河傳媒中心的指導下,津云新媒體聯合甘肅、新疆、西藏、青海等天津結對幫扶地區的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共同策劃推出《老鄉,你好!》系列訪談節目,聚焦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中展現的“天津作為”,瞄準對口支援地區脫貧摘帽后的新生活和新變化,向老鄉們問候一聲:你好!

甘肅篇訪談現場

嘉賓在云上與津云演播室連線
首期節目邀請了天津市河西區委副書記、區長胡學明,天津市合作交流辦二級巡視員楊毅東做客津云中央廚房,同時邀請了天津市對口支援甘肅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袁新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臨涇鎮席溝圈村黨支部書記馬銀萍做客云端連線。

津云演播室主持人、嘉賓與云上嘉賓互動
精準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開發式扶貧方針是中國特色減貧道路的鮮明特征。節目中,嘉賓們在“云端”暢聊天津對甘肅地區在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教育扶貧等多方面的精準幫扶工作,深刻分析并總結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天津經驗”。
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角落,無數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無數人的夢想因此而實現,無數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在節目中播出的短片里,河西區對口幫扶的甘肅平涼地區,老鄉們的日子就越過越紅火。從以前的“靠著墻根曬太陽”,到如今的不安于貧困、不安于苦日子,高莊村的老唐臉上洋溢著微笑。白墻紅瓦的新房子,養牛、養羊、種蘋果、種玉米的新生活,老唐這些年的紅火日子都是咋“折騰”起來的?而被夸“勤勞致富”后,老唐又說了啥?跟隨節目鏡頭一起去看看“老唐的幸福生活”吧。
在眾多脫貧攻堅的力量中,教育扶貧是一汪清泉,把水澆在了扶貧的“根”上,有效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播。山里孩子“肩挑背馱、翻山越嶺”的上學路如何變坦途?村里的學校少、學生少、老師少,與鎮里學校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時刻記掛孩子上學難問題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臨涇鎮席溝圈村黨支部書記馬銀萍,將在節目中提出破解難題的好建議。
產業扶貧打通“致富主干道”,消費扶貧接力“最后一公里”。天津女排是天津體育的一面旗幟,河西區通過“津誠所至協作同甘”東西部協作電商產業節,在全國首創“體育+扶貧”消費扶貧活動,將粉絲和球迷對女排的熱愛轉化為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支持,拓展了扶貧產品的銷售市場。激烈拼搶的比賽場和賣力吆喝的直播間如何相得益彰?女排名將+“田間”主播的組合有哪些亮眼表現?邊看比賽邊“掃貨”的網友都有啥收獲?節目中,河西區委副書記、區長胡學明將講述活動細節,為網友解讀不為人知的幕后花絮。
爬過最高的山,走過最險的路,去過最偏遠的村寨,住過最窮的人家,廣大扶貧干部們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干贏得民心。扶貧干部沖鋒在前,如何讓有牛產業的老鄉們的日子更“!逼饋?“家有三頭!钡摹盃摹毙】德飞线有哪些產業遍地開花?節目中,天津市對口支援甘肅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袁新河將為網友一一細數天津幫扶下的甘肅脫貧攻堅成果。
“消費扶貧是全國扶貧工作的創新舉措,是產業扶貧的必然延伸,為廣大干部群眾關心扶貧、參與扶貧和支持扶貧提供了便捷渠道,讓社會各界和有愛心的人士都可以通過消費扶貧這個觸手可及的方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一份力量!蔽磥磉能怎么干?天津市合作交流辦二級巡視員楊毅東在節目中拋出了新思路。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如何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依然任重而道遠。下一步,津甘兩地將立足各個領域,通過各種渠道,實現產業互補、人員互動、技術互學、觀念互通、作風互鑒?偨Y“天津經驗”,做好“天津服務”,展現“天津作為”,傳遞“天津溫度”,續寫黃土高原和渤海之濱的“山海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