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由中國城市新聞網媒聯盟指導、全國100家城市網站聯合開展了“百年百城百館——穿越時空的對話”慶祝建黨100周年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探訪百座城市的百座革命歷史紀念館、黨史館等紅色基地。
4月6日,由中共貴陽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貴陽市委黨史研究室指導,貴陽網聯合中國城市新聞網媒聯盟發起制作的“百年百城百館——穿越時空的對話”慶祝建黨100周年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貴陽篇正式上線。


作為中國城市新聞網媒聯盟成員,貴陽網參與了本次活動貴陽篇的攝制工作。貴陽網黔視頻團隊選取中共貴州省工委舊址,通過講解視頻、圖文介紹等形式,集中展現紅色貴州的光輝歷史。

據了解,中共貴州省工委舊址原稱高家花園,是紅軍在長征途中批準建立的唯一的省級地方黨組織——中共貴州省工作委員會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舊址主要分為六個部分對外展示,現館存革命文物400余件。1982年,中共貴州省工委舊址被列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列為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2年被列為貴州省覺史教育基地,2017年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貴陽網上線“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頻道,通過圖文、圖解、音視頻、交互答題、H5、VR等融媒體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傳承革命精神。
延伸閱讀:
紅色印跡|中共貴州省工委舊址
中共貴州省工委舊址位于貴陽市文筆街1號,建于18世紀。1935年1月,紅軍長征在遵義期間批準成立中國共產黨貴州省工作委員會。高家后人高言志(共產黨員)為掩護中共地下黨及進步人士開展革命活動,提供了高家花園作為地下黨及革命人士秘密居住、工作和會議之地,成為省工委秘密集會和部署工作的秘密機關。
貴州省工委舊址占地面積1250平方米,展廳面積970平方米,并舉辦永久性的地方黨史陳列展覽——《中共貴州省工委斗爭紀略展》,展覽主要有六個部分:序廳、第一部分黨的創立時期、第二部分黨的早期斗爭、第三部分抗日戰爭時期黨的發展、第四部分解放戰爭時期黨的活動和第五部分薪火傳承、輝映未來。

序廳內,正面浮雕墻是以省工委重要歷史人物為原型創作的,展示了幾代省工委領導帶領全省人民對黨的偉大事業執著追求并為之奮斗的風貌,給我們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業績。兩面的浮雕墻則是以省工委的重要活動為依據創作的,右面墻上展示的內容是抗日戰爭時期省工委領導社會團體積極抗戰的場面,左邊墻上展示的是臨近解放,中共貴州地下黨組織領導貴陽大中學校掀起的反饑餓運動和國民黨在潰逃之前垂死掙扎,制造的震驚全省的“雙十一慘案”。

整個展陳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在展陳內容上站在全省的高度,全面展示省工委在貴州的革命歷程;在展陳形式上運用了幻影成像、電子觸摸屏、大型半景畫等先進展示手段,設置影視廳、紅色資料閱覽室等,增強了感染力和互動體驗;在展陳實物上,征集保護文物,豐富省工委舊址教育內容,現館存革命文物400余件。

1982年,中共貴州省工委舊址被列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列為貴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列為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列為貴州省廉政教育基地,2012年列為貴州省黨史教育基地,2017年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作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貴州省工委舊址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弘揚愛國主義,凝聚社會“正能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貢獻。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昌金鋆
視頻拍攝:楊曉偉安勇毅代宇
剪輯:方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