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4月9日訊(通訊員 付蕓)當前,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正緊鑼密鼓開展,芝罘區圍繞幫助企業算好安全賬,完善制度建設,濃厚安全文化氛圍三方面,層層壓實“企業負責人—管理層—員工”三個層面安全責任,真正把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到位。通過安全生產標桿企業的培育打造,引領企業構建起安全責任共同體,營造“人人關注安全,人人參與安全,人人監督安全”的安全生產濃厚氛圍。
算好安全賬,壓實企業負責人責任。
安全是潛在的效益。每一次安全事故發生后,需要面對的都是不忍直視的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甚至,一次事故拖垮一個企業的事例也不乏見。
“安全生產投入多少都不為多”,位于芝罘區的富蓬(煙臺)建筑裝飾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室內外建筑物結構件、裝飾件的外資企業,企業負責人早就算好了這筆安全賬。每年將上年度銷售額的1.5%作為安全投入資金,全部用于企業安全工作,包括安全設備設施改造、勞保用品、職業健康查體、EHS活動經費、安全獎勵等方方面面。近5年來,企業安全專項資金投入達到293萬元,特別是在2019年更是達到了88.8萬元,充足的安全專項資金為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保證。同時,為了保障資金落到實處,企業實行安全總監、財務總監“一人兼”,當有安全生產資金需求時,安全財務總監可以確保資金得到保障,做到專款專用。
“我們在與其他公司合作前,首先要看看這家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做得怎么樣,如果他們不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無論給我們多低的價格,多大的優惠力度,我們都不會選擇。”長期以來,富蓬將健康和安全放在所有企業決策活動的首位,并寫入合作協議,要求合作企業恪守這一原則。雖然安全投入較大,但實實在在保障了企業的安全運行,看似企業花了“冤枉錢”,實則算了一筆“聰明賬”。
高標準、嚴落實,壓實企業管理層監管責任。
安全生產的良好運行離不開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企業成立了EHS管理委員會,委員會由總經理、分管總監牽頭負責,生產總監、各部門經理、一線主管、領班、員工代表共同參與,定期研究解決安全生產問題。設立EHS部,由專職EHS經理(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負責。從而形成了從高層到基層無縫銜接的安全管理組織架構,為EHS活動提供了最可靠的組織保障,確保了EHS活動的高效執行。
富蓬的安全生產制度多達56類,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也為安全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但制定制度容易,難的是如何讓制度落地。“我們公司設立了高額的安全績效獎,占每月工資的7%,與工資直接掛鉤,若一人發生可記錄傷害,則取消公司上下所有人的月度安全獎。”這一制度的實施,讓每位員工都繃緊了安全生產這根弦。“去年,有一個員工的手被模具擠傷,按照‘可記錄事故’的判定標準,這就需要記錄上報,事發當月的安全獎,從總經理到一線員工全部取消發放。”
為了激勵員工主動參與安全生產工作,企業還實行隱患有獎舉報制度,開展VBS隱患觀察活動,設立了“意見征集箱”,每月評選優秀安全隱患提議,每年評選積極提意見員工,通過物質激勵機制,讓員工有了時刻參與安全生產的意識和動力。
自2006年起,企業開始全面執行國際化EHS管理標準,將國際標準與國家標準相結合,嚴格按照“可記錄事故必須為零”的要求,研究制定出一套適應富蓬發展的高標準安全機制,也讓富蓬從那個1997年建廠時事故不斷的“問題企業”,發展成如今“可記錄事故”常年保持在2件以內甚至連續三年為零的“標桿企業”。
濃厚的企業安全文化,植入員工腦海。
走進富蓬的生產車間,一塊“安全生產警示牌”顯示著“自2020年9月5日至2021年4月1日,已經安全生產208天”,他時刻提醒著進入車間的員工不能因個人的疏忽導致記錄被清零。富蓬也曾創造出1073天無可記錄事故的記錄,創下了安全生產的佳績。富蓬高度重視安全文化建設和完善,秉承“安全是我的責任,我為我和我的家人負責”的公司安全文化核心,全力推進企業安全生產管理。
在企業車間,濃厚的安全文化也隨處可見。車間門口顯眼位置張貼著一塊塊化學品信息刊板,上面標明了車間內存在的化學品名稱、化學品主要成份、安全消防及職業衛生注意事項、急救措施等。在車間每個操作臺設立了安全風險告知欄,對不同作業操作,逐項明確風險點、危險源、事故類型、主要處理措施、應急處置措施,實行“藍黃”分級管理,明確風險管理層級和責任人,還標注了車間應急電話和公司應急電話,讓一線員工遇到問題可隨時聯系,立即解決。
企業將安全生產與員工安全相統一,上下班實施“禁摩協議”,嚴禁工作期間駕駛摩托車、電動車,做好員工交通安全防范。每日上崗前召開“工具箱”會議,討論工作中存在的安全生產問題和措施。在全廠區實施“禁煙協議”,要求員工承諾不攜帶火種進入廠區。一但發現員工帶有火種,立即開除。每年的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公司都會組織開展與當年主題及公司安全理念相契合的系列活動,如“安全生產1000天”“消防安全培訓”等活動。為了解決培訓與生產相矛盾的問題,公司將培訓搬進生產車間,逐一考核,逐一過關,確保每位員工都能親自實踐,確保培訓效果。正是一個個務實管用的措施,逐步喚醒了員工的安全意識,使全體員工做到“人人關注安全,人人參與安全,人人監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