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4月25日訊(記者 王向榮 鄔勇 攝影 李剛)記者從4月25日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市市場監管、海關、公安等部門加強聯勤聯動,健全信息共享、案件會商、聯合執法等工作機制,深化行刑銜接,深挖案源線索,有效凝聚共建共治合力,加快實現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
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強化
“十三五”期間,各部門深入開展“鐵拳”“雷霆”“昆侖”“龍騰”等專項行動,共辦理專利、商標行政執法案件2685件;公安機關強化知名企業保護,助力企業品牌建設,破獲假冒張裕、魯花等公司多起注冊商標刑事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50余名,為我市企業挽回經濟損失3200余萬元;偵破知識產權類犯罪重大案件3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78名,總涉案價值達9億余元,多起大要案得到公安部、省、市領導的批示表揚;煙臺海關培塑重點自主知識產權優勢企業8家,新增知識產權備案214起,采取知識產權保護措施近200批次,涉及貨物數量13000余件。
2020年,專利、商標行政執法案件846件,公安機關相繼破獲“9.23制售假冒法國知名品牌葡萄酒”“丁某崢制售假冒偽劣‘國珍’牌松花粉”等一系列重點案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70余名,搗毀制假售假窩點11處,查扣假劣葡萄酒8萬余瓶、保健品2千余盒,包裝材料7萬余份,相關原材料500余公斤;煙臺海關采取知識產權保護措施36批次,涉及貨物數量近4000件。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全面提升
“十三五”期間,煙臺兩級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5035件,刑事案件47件。煙臺法院嚴格貫徹平等保護原則,先后依法審理了“長城”“五糧液”“波爾多葡萄酒”等涉及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商標侵權案件,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煙臺法院十分注重對本地企業知名品牌的保護,先后正確審理了“卡斯特”“斗山”“三環”“華銀”等一大批涉及本地知名企業的知識產權案件,為全市重點企業、支柱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2020年,煙臺全市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民事案件共計986件,新收、審結涉知識產權類刑事案件13件,共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民事案件987件,全年同期結案率為100.1%,實現案件收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