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長島“老海島精神陳列館”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宣講,身穿紅馬甲的志愿宣講員以宣講、歌唱、朗誦等多種形式,精彩演繹老海島精神主題的黨史故事,現場群眾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地舉手發言談體會。
“心有情景”傾心講。老海島精神(海島為家、艱苦為榮、祖國為重、奉獻為本)的故事,其實就是長島的一部黨史。為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長島綜合試驗區宣傳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調研發現,廣大干部群眾中有很多人熟悉這些故事,甚至有一些人是親身經歷者,由他們講述老海島故事特別具有親和力、感染力。因此,長島在網上招募篩選了12名熟悉老海島故事的志愿者宣講員,通過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記憶,量身打造《無愧于綠水青山的人》《軍嫂上島》《紅帆直掛跟黨前行》《黨員船長向前》等系列故事,真正做到讓“身邊人”講述“身邊事”。
“再現情景”現場講。老海島精神陳列館是去年投資建設的黨性教育基地,通過場景、雕塑、文字、圖畫、照片等多種形式展示老海島精神故事40多個,最大限度再現了海難救助、運兵東北、搶修船只等老海島故事的真實環境,打造黨史教育宣講有情有景的陣地。同時為增強“情景式”宣講實效,還通過提前將宣講時間內容廣而告之的方式,吸引漁村群眾、退休干部、漁家樂業戶和外地游客等結伴參觀,使他們置身“情景”體會不一樣的觀展。
“帶入情景”通俗講。為增加宣講形式的新意,提高對聽眾的吸引力,長島認真研究了每個故事的特點,并面向社會征集宣講的新辦法。根據群眾的需求和建議,以及志愿宣講員的特長,最終選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配樂詩朗誦、大合唱歌曲、看短片、現場談感想、重溫入黨誓詞”等多種手段,增強宣講作品的帶入感。“擁軍報國兵媽媽”的故事,由過去一個人講述變為四個人配樂詩朗誦的形式進行演繹,并且當場手機連線了正在青島參加戰士婚禮的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兵媽媽賈平;在展館的尾廳,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全體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整個宣講現場既保持了莊重嚴肅,同時又做到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