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5月14日訊(記者 許加薇)5月14日,煙臺廣播電視臺《走縣域 看振興》融媒采訪團來到煙臺高新區,近年來,煙臺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目標,聚力深耕科技創新主責主業,加速集聚創新資源要素,努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為煙臺市區一體化發展及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科技支撐。
煙臺高新區作為煙臺市生物醫藥的創新示范區,生物醫藥產業一直是區內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在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里,博安生物公司本月剛推出上市的生物新藥,貝伐珠單抗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和轉移性結直腸癌。

博安生物制造與供應鏈副總裁王廣泉介紹,如果把市面上的小分子藥研發比作一個自行車的話,那么他們這種新藥就像建造一架波音747,這種復雜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藥效也有這么大的差別。
據介紹,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以平臺為載體,共建設“十中心、一基地”,為全市醫藥健康產業企業開展技術研發、產業化提供技術支撐。這里已經聚集了30多家在生物技術及新型療法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企業。
煙臺高新區管委醫藥健康招商中心副科長溫晴表示,他們擁有一支由國家省市高層次人才領銜、上百人組成的高技術服務團隊,80%以上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科研條件、服務能力等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已經成為山東省規模最大、最系統、最先進的國際化醫藥與健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之一。
通過打造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煙臺高新區已擁有綠葉制藥、博安生物、環渤海藥物高等研究院、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艾多美中國等一批代表項目,目前已集聚430家醫藥健康產業企業,成為帶動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骨干力量。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效應在煙臺高新區逐步顯現的同時,當地還進一步做大做強航空航天與電子信息產業。
在中國長城(山東)自主創新基地,長城電腦在山東的首條計算機國產化整機智能制造生產線,每天可生產出1000臺具有中國“芯”的電腦。

山東長城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志剛表示,自主的芯片,自主的操作系統,為政府機關生產辦公電腦。還有依托煙臺地理優勢做海上通訊設備,主要是為艦船通訊服務,明年達產以后產值可達到10億以上。
為做好項目的牽頭服務、推進工作,高新區聯合多部門組成工作專班實行零跑腿保姆式的上門服務,在工商注冊掛牌,施工許可等相關證件的辦理中,拉近與企業的距離。
高新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一級督辦楊易介紹,實行上門政策解答,助力企業盡快發展,下一步,將針對長城自主創新基地上下游鄰近的企業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做好項目的推介和服務工作,助力項目早日開工、早日建設、早日投產。
謀劃新布局,塑造新優勢,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四新”特征的科技型企業在煙臺高新區里比比皆是,其中北京機科國創煙臺分公司為紅旗汽車生產的底盤縱梁,該零件在強度了三倍的同時還減重20%。

北京機科國創煙臺分公司副總經理邵東強說,新能源車提高續航能力,目前輕量化綠色制造,也是制造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據介紹,目前企業為國內的長城、一汽、特斯拉等5家汽車企業進行配套,年可生產150萬沖次熱成型零件,銷售額1.5億元。
煙臺高新區把提升區域創新能力作為根本保障,抓細“科技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2020年,煙臺高新區在國家高新區評價年度綜合排名中前進了10個位次,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煙臺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劉森表示,全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吹響了縣域振興沖鋒號,高新區將緊扣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強化創新功能,聚焦問題短板,深化作風建設,狠抓執行落實,確保在全國高新區中爭先進位。
抓重點補短板。聚焦醫藥健康、航空航天、數字經濟等主導產業,壯大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成長型企業群體。抓作風促實施。深入推進“加強作風建設、提升執行能力、錘煉過硬隊伍”集中行動,以嚴實的作風確保任務落實,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