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7月17日訊(記者 王向榮)投懷碧海,回歸自然,17日上午,在煙臺大學東門海域,來自煙臺、本省以及北京、黑龍江、江西等外省市的千余名親友舉行海葬公祭儀式,為335名逝者完成生前魂歸大海的遺愿。
2021年度煙臺市第七屆公益海葬自今年4月1日啟動報名以來,半個月時間共收到260戶報名,已超過去年報名人數。親友們不遠千里來到煙臺,只為滿足逝者心愿,讓他們魂安大海。

送逝者回歸自然,寄深情于大海。早上不到6點,參加海葬的家屬就趕到了現場,芝罘區殯儀館工作人員開始引導家屬按照海葬證編號依次有序認領骨灰,并領取鮮花和手套。

“海在魂在,千秋萬代,喧囂都市,樓高地窄,寸土寸金,人人珍愛,逝者可敬,海葬可貴,殯葬新風,現代氣派,今日公祭,同禮共拜,遠送親人,魂歸大海……”在登船前的公祭儀式上,主持人宣讀了海葬祭文,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和敬仰,隨后大家一同為逝者默哀。
“海葬是媽媽的意愿,我們是為了完成她的愿望,海葬是一種環保的方式,這樣紀念她更有意義,以后我們在哪里都可以紀念她,只要有海的地方都可以紀念她。”首批登船的史蕾說道。當船駛到指定地點,史蕾把骨灰盒緩緩放到海面,撒下花瓣,祝愿媽媽安息。

海葬骨灰裝具全部為專用的可降解骨灰盒,十幾分鐘就會沉入大海,兩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完全降解,環保無污染。
今年是煙臺市舉辦的第七次公益性海葬活動,七年來,共海葬逝者骨灰1930多具,有力地推進了全市節地生態安葬和精神文明建設。為了支持公益海葬活動的持續開展,方便逝者家屬緬懷親人、寄托衷思,市政府撥出專項資金,在回龍山功德園修建海葬紀念廣場,方便家屬前去祭奠。此次活動由煙臺市文明辦、煙臺市民政局主辦,芝罘區民政局、芝罘區殯儀館承辦,國家海洋局煙臺海洋管區、東順海上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