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宗泰故居位于萊陽市萬第鎮西萬第村。

姜宗泰,曾用名林月樵,1909年出生于山東省萊陽縣西萬第村。小學讀書時,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參加了學生救國聯合會,被選為會長。1926年考入萊陽中學,后由于對學校當局不滿而自動退學。1929年春學校改組后,他第二次考入萊陽中學,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姜宗泰多次組織學生罷課斗爭。1930年2月,被學校開除。同年,根據黨組織指示,考入山東省立第二鄉村師范學校(簡稱萊陽鄉師)。
1932年秋,姜宗泰成立中共萊陽鄉師支部,并任書記。他以游學名義去海(陽)萊(陽)邊區組織貧農團、互濟會和師生聯合會等革命群眾組織,積極開展抗日救國宣傳,發展黨的組織,壯大黨的隊伍。在他領導下,萊陽鄉師成為萊陽黨組織重要活動地和膠東抗日救亡運動基地。1933年夏,因從事革命活動被萊陽鄉師開除。離開學校后,到中共膠東特委做巡檢工作。11月初,與其他同志查清了縣委書記張靜源被黨內陰謀分子徐元義殺害的真相,經縣委同意,將徐元義處決,清除了黨內隱患。1934年萊陽縣委遭破壞后,姜宗泰臨時負責萊陽黨的工作,成立了萊(陽)海(陽)邊區游擊隊,并任隊長。他將萊海地區武裝斗爭開展得十分活躍,被稱為傳奇英雄“姜二虎”。同年,他在萬第鎮召開黨的會議時被萊陽縣國民黨保安團包圍。通訊員林月樵為掩護他突圍犧牲。為紀念通訊員,姜宗泰將名字改為林月樵。9月,根據膠東特委指示,他轉移到大連,任中共膠東大連臨時支部組織委員。1935年2月,改任支部書記。7月,組織3000余名工人進行聯合大罷工。
七七事變后,姜宗泰返回膠東參加了蓬萊抗戰服務團。1938年2月,參加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后任連長、營長、團司令部參謀處長、膠東抗大教育長等職,為爭取膠東抗戰勝利作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姜宗泰任膠東軍區北海軍分區獨立團團長、濱北軍分區參謀長、膠州軍分區副司令員等職,先后組織部隊參加了膠(縣)高(密)即(墨)戰役、萊陽戰役、濰縣戰役、青島戰役和膠濟鐵路沿線的一系列戰斗。

新中國成立后,任萊陽軍分區司令員。在他的領導下,萊陽軍分區成為當時膠東軍區的先進典型。1962年7月病逝。解放軍濟南軍區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濟南軍區和山東省政府為他修墓立碑,安葬于濟南英雄山。(供稿單位:煙臺市委黨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