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0月18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潘曉蕓)“拿完藥直接能報銷,手續簡化,再也不用來回跑了!”近日,在海陽市人民醫院住院樓一樓大廳,新開設的惠民窗口為辦理大病、慢病報銷的市民提供了不少便利,隨著工作人員熟練地辦理業務,窗口前的隊伍井然有序地向前移動著。
事情的簡便處理得益于海陽市43種大病慢病“一站式”即時報銷。海陽市人民醫院醫保辦主任宋春霞介紹,過去,病人報銷需要先打印住院病例,攜帶住院病歷復印件和門診慢性病申請表到當地醫保局申請備案,醫保局通過以后,再與醫院醫保辦簽訂協議進行報銷,手續麻煩,病人要跑好幾次腿。
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海陽聚焦群眾生活中的“小事”“微事”,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突出便民利民、實用管用,推出一批惠民舉措,并建立長效機制。海陽醫保局將業務下沉到市內8家定點醫療機構進行辦理,白血病、心功能衰竭、全身各系統惡性腫瘤等列入業務清單內的43種甲類及乙類大病慢病的報銷都可以在醫院即時辦結,居民在醫院買藥住院的同時便可完成報銷。
不僅在城區,在鄉鎮醫院住院、拿藥也可以直接報銷。在海陽市徐家店鎮的醫保服務站內,徐家店村村民季中國正在為90歲的母親購買降血壓和治療心臟病的藥,現場直接辦理報銷節省了他不少時間和精力。
為了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高效的醫保經辦服務,自2020年10月起,海陽在辛安鎮、徐家店鎮、鳳城街道等13個鎮區街道、17家黨群服務中心、2家二級醫院建立了32家醫保服務站,涵蓋異地就醫結算、醫保政策宣傳與咨詢等13項群眾辦理需求高的業務。同時,按照統一的經辦流程,承接醫療保險登記、高血壓和糖尿病申報受理等以前在縣級醫保局才能辦理的高頻事項。據海陽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市醫療保險事業中心主任辛瑞濤介紹,下一步,該局將圍繞縣級醫保經辦高頻事項,對各基層醫療機構、醫保服務站的工作人員進行輪訓,確保醫保服務能放盡放、應放盡放。
之前,異地住院報銷時間長、手續多,依托不斷完善的醫保經辦網絡,海陽解決了異地就醫報銷業務辦理難題。8月20日,海陽第一筆居民參保人員普通門診費用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聯網結算,標志著海陽普通門診費用跨省聯網結算正式實施。
“以前是代傳報銷,需要患者攜帶材料,到鄉鎮衛生院初審,之后再由醫保復核,復核無誤后將單據推送到醫保財務,才能將報銷的款項撥付至參保人的社保卡或金融賬戶。”據海陽市醫療保險事業中心異地就醫管理科負責人王京常介紹,如今海陽已有24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開通了住院省內、跨省聯網結算業務,18家定點醫院開通了省內門診慢性病聯網結算業務,19家醫療機構開通了普通門診省內、跨省聯網結算業務,依托互聯網的通達便捷,辦理異地就醫業務比以往更方便快捷。
“我們將持續深化醫保領域‘放管服’改革,緊盯‘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服務質量最優’,做好惠民便企,全面提升醫保經辦服務質效。”辛瑞濤表示。
政策一小步,民生一大步。如今,海陽已有近20萬人激活了醫保電子憑證,372家定點醫療機構支持醫保電子憑證,在定點聯網醫療機構,手持電子醫保卡便可在山東省范圍內實現“一碼通行”,享受社保卡的便民惠民政策,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買藥就醫。在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大環境下,海陽以扎實的作風做好醫保服務流程的優化改進,把為民辦實事具體化、項目化、責任化,讓“一事多跑”變為“一次辦好”,實實在在地提升著居民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