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月9日訊(記者 許加薇)新年伊始,煙臺首個“百日攻堅”沖鋒號已然吹響。從項目開竣工到要素保障推進,從產品創新到重點產業“閃亮”冬奧會,煙臺高新區奮力書寫著“高分答卷”。
創新是核心 在研項目前景廣闊
全力落實首個“百日攻堅”行動,實現一季度“開門紅”,高新區人始終憋著一股勁兒。

“我們今年一季度將拿到第一臺生化分析儀的注冊檢驗報告,意味著這臺儀器通過了檢測。同時會啟動產品試劑盒和免疫分析儀的注冊流程。”今年將是煙臺芥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芥子生物)非常繁忙的一年,要完成系列產品的注冊和審批流程,開發系列創新產品,發現和監測疾病。這些項目自開工以來,負責人張屹馬不停蹄,一直“泡”在項目上。
POCT,即時檢驗。在中國,POCT行業發展迅猛。在張屹的帶領下,芥子生物團隊成員經過四年的研發,已從源頭掌握生產工藝,解決了POCT上游原料不可控的痛點,具備在國內外進行產業化的條件,并且成為國內為數不多同時擁有生化和免疫微流控檢測平臺的企業,現有技術屬于國內領先水平。
據張屹介紹,基于微流控技術的檢測平臺能夠幫助醫院節約成本、即時得到檢測結果、無需專業人員操作,可廣泛運用于基層醫療、急診、救護車等。“例如在醫院做的常規檢測需要4-5毫升的血樣,利用我們的檢測產品,只需一至二滴血(即50-100微升)即可完成檢測。同時可在14分鐘左右出檢測結果。”
該產品還可實現目前所有競品均無法實現的常溫運輸,打破運輸阻力,從而使檢測產品運送至偏遠地區的終端客戶。設備成本方面,傳統全自動設備需30萬-100萬元,該檢測設備僅需3萬-5萬元。

免疫檢測產品能夠實現多項并行聯合檢測,對3-20個項目的聯合檢測展現了較強的優勢,適合腫瘤的早期預警和特定項目的早期篩查。“隨著工藝的提升,最終能夠實現單張測試盤檢測100個免疫項目。”張屹解釋道。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如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人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芥子生物的產品將會進入社區、進入家庭,不僅檢測項目大大增加,而且更加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結合網絡健康管理和大數據分析,實現遠程診斷、遠程預警提示、健康數據云計算。這種個人化、個性化的POCT儀器需求量將過億,市場前景廣闊。
“煙臺智造”亮相北京冬奧會
如何在已有藍圖上繪制更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山東煙臺鐘表研究所有限公司設計生產的北極星智能時鐘系統給出了答案。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北京2022年冬奧會即將開幕。作為本屆冬奧會重點工程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以及冬奧會重要交通保障工程京張高鐵均采用的是北極星智能時鐘系統。“冬奧會三個場館,500多個時鐘已經全部安裝完畢。不得不說,我們這個鐘表外顯美觀大方,內有科技硬核,可謂內外雙優! ”煙臺鐘表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建峰自豪地說。
據了解,為冬奧會工程配套的所有設備均為高標準、高品質設備,北極星時鐘系統憑借優秀的品質、先進的技術、全方位的服務,經過激烈角逐,從國內外眾多廠家中脫穎而出,一舉中標。歷經設計、制造、交付、技術融合、與所有智能通訊設備聯調聯試、檢測驗收和安全評估等復雜而嚴格的過程。北極星智能時鐘系統主要作用是為場館管理系統、運動員等提供統一的標準時間,并為其它各有關系統(如門禁系統、信息發布系統、消防系統、防盜報警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視頻監控系統、辦公系統和其他計算機網絡系統)等提供統一的標準時間信號。


“過程中,我們做到了數個第一,包括實現了完全自主國產化,沿用了國內最先進的北斗系統,場館全部采用了北極星智能時鐘系統等等。”胡建峰說,公司組織研發設計骨干團隊,專門針對北京冬奧會對時間同步系統進行了專項研發、量身打造,攻克了以往未曾遇到過的技術難題,確保面對室內外溫差變化、任何突發事件等,依然能保持時鐘的正常運行,最終確保冬奧會場館計時的準確、安全、穩定。
煙臺鐘表研究所有限公司技術總工楊家葉介紹,所有的時鐘設備內部均采用高精度時鐘芯片,保證了終端設備無論是在線還是脫機狀態下都是準確的時間。“為了保證設備在各種條件下的穩定運行,所有設備都通過了-30℃—70℃的高低溫老化試驗。系統運行方面更是采用了先進的分布式結構、模塊化設計、冗余熱備、信息逐級雙重校驗等一系列安全措施,以保證整個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使得運維人員更加方便地掌握使用和維護。”
更有意思的是,時鐘設備還進行了個性化定制,例如時鐘的亮度會隨環境光線的變化而變化,并設有自動關閉等功能。“我們希望借助北京冬奧會機遇,不斷地拓展產品領域,讓更多的民眾了解和認可,使得百年鐘業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胡建峰說。

煙臺鐘表研究所有限公司始建于1975年,是煙臺北極星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煙臺北極星國有控股有限公司的技術開發中心,專業從事特種技術用鐘設計、研發、生產、服務,是智能化時間同步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2018年10月,公司遷至煙臺高新區,成為聯東U谷的重要一員。目前,該公司研發的北極星智能時鐘系統廣泛應用于地鐵、高鐵、機場、船舶、場館樓宇、電力核電等各行各業。弘揚創新精神,助推中國創造,為北極星百年榮耀續寫新的篇章,煙臺鐘表研究所有限公司正沿著這條充滿希望和夢想的道路不斷前行。
創新發展 力創“高新”
“政府對企業有求必應”……在煙臺高新區,企業家們這樣評價營商環境。不負眾望,煙臺高新區的營商評價名次一直保持在全市前列,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11月和12月均排名位居全市第一。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急企業所急、辦企業所需、解企業所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疏通“經絡”,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在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里的辦稅服務廳可以找到答案。經過幾年的共建升級,這里已經與政務服務中心深度融合,打造成了小而精的智慧功能廳。

“云辦稅體驗區,它的工作標準是‘避免二次進廳’。對于首次進廳的納稅人繳費人,我們提供一對一的細致輔導,包括電子稅務局的輔導和云辦稅的輔導,讓納稅人一次學會學透,不再二次進廳。”煙臺高新區稅務局一級行政執法員王雪介紹道。目前,加上“云辦稅”的補充,基本所有的涉稅業務可以足不出戶在家辦理,實現“非接觸”辦稅全覆蓋。
“云辦稅”是今年煙臺市稅務局針對當前部分涉稅事項電子稅務局無法涵蓋的現狀,打造的一款升級版“非接觸式”智慧辦稅服務產品,是電子稅務局的有力補充。“云辦稅”模式上線以來,煙臺高新區稅務局已受理了約百余筆業務申請,不斷拓寬的“非接觸式”辦稅渠道,真正實現了讓納稅人“一次都不用跑”,滿足了納稅人“居家辦稅”需求。
在納稅服務咨詢中心,王雪還向記者展示了對外咨詢電話采用廳線聯動的“1+4”新模式,即統一一個對外公開咨詢電話號碼,由4路坐席人員進行接聽答復,通過納服呼叫平臺實時查詢來電情況,坐席人員可及時對未接通電話的納稅人進行回呼。對于一些簡單的業務如申領電子發票、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身份信息報告等,坐席人員接聽后即可辦理,提高了征納互動效率,提升了服務質效。
產業項目建設,要素保障是關鍵。在煙臺高新區,還有諸多實實在在、真心實意為企辦實事的舉措,讓項目建設的“大圖景”和企業發展的“小心愿”交相輝映。眼下,煙臺高新區上下正奮力書寫“百日攻堅”行動的“高分答卷”,以開創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為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高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