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美聯社近期的一篇報道關注了冬奧會期間的“北京藍”。報道注意到,北京用藍天迎接前來參加冬奧會的運動員們,體現了近年來中國環境保護的成效、決心。
美聯社的報道稱,北京的空氣質量相較前些年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多年前,人們需要佩戴口罩來抵御空氣污染,而在冬奧會上,良好的能見度能讓運動員們從場館遠眺到北京周邊的群山。報道指出,近年來,中國政府推出了多項舉措來改善空氣質量:針對燃煤電廠出臺了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通過限號措施減少道路上機動車的數量從而減少機動車排放,地方官員的考核中增設了環保相關指標,用天然氣或電采暖逐步替代燃煤采暖等等……
報道指出,中國提出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盡管現階段煤仍在中國的能源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顯然中國已經在減排工作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并正在快速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報道援引觀察人士的話說,“改變正在發生。”(朱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