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2月15日訊(記者 鄔勇)“父親21歲入黨,我26歲入黨。父親很支持我的工作。”在煙臺市芝罘區西郊消防救援站藍憩驛站,40歲的消防車駕駛員于燕寧談及自己的家庭時眼里閃著淚花與堅毅,當消防員的20個年頭里,于燕寧從未陪家人過過一個年。“剛剛對象時,我就跟她說,要成為消防員的家屬,你可能要付出很多。”

“一家不圓萬家圓。”浸透著于燕寧對個人家庭的虧欠與遺憾;“萬家圓時心亦安。”承載著于燕寧以及每一個消防員的擔當與夢想。“把我們的經驗一代代傳下去,讓我們的接棒人不至于走彎路。”作為一名從事消防事業20余年老隊員,于燕寧對每一個年輕的隊友都有著深厚的情感。正是這種“生死相依”“薪火相傳”的精神,激勵著西郊消防救援站屢創佳績,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和信任。

3年接處警1700余起,保護財產價值5千余萬
煙臺市芝罘區西郊消防救援站組建于1976年,守護著芝罘區西郊4個街道、10個行政村、40平方公里15萬人口的消防安全,現共有消防員32人。自2018年11月改革轉制以來,隊站全體消防救援人員以實際行動當好人民群眾的“守夜人”,為維護轄區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3年以來,救援站共接處警1700余起,出動車輛2500余次、人員2.6萬余人次,疏散搶救被困人員500余人,保護財產價值5千余萬元。先后參與處置了“12.29”濱海廣場達豐6號漁船擱淺、“12.31”陽光市場火災、“4.20”威海港客運碼頭貨輪火災等有較大影響的救援行動。27歲的曲曉騰、24歲的史玉鑫,都已成長為穩重成熟的消防員,并擔任戰斗班班長職務,“沖進火場的時候,隊友拍一下我的肩膀,那就是力量源泉。”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消防員之間的默契與信任。
在疫情防控期間,西郊消防救援站第一時間組建疫情防控處置小組,對防疫用品生產企業、定點醫療機構、集中隔離點逐一建立滅火救援應急預案,安排6名消防員24小時駐守3個集中隔離點,確保了隔離點消防安全萬無一失。

聯勤、聯訓、聯調、聯戰,打造水域救援專業隊伍
“我們配備了無人機、河床掃描儀、水上救援機器人等高科技裝備。”西郊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魏鵬說。先進的技術與裝備為西郊消防救援站注入了巨大的底氣、勇氣和自信。目前,西郊消防救援站現有執勤車輛7輛,組成5個作戰單元。
按照“立足轄區、輻射周邊、一隊多用、突出專業、專兼結合”的建隊原則,西郊消防救援站全力打造一支水域救援專業隊伍,時刻兵不卸甲、枕戈待旦,以災為令,應時而動。為加強水域救援專業隊建設,6名消防員成功考取救生員資格證、舟艇駕駛證和潛水員證,充分發揮水域救援專業隊的職能作用。

對西郊消防救援站來說,瞄準“全災種”處置和“大應急”職能需求,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全面整合社會應急力量,構筑科學高效消防應急救援體系,是致勝法寶之一。他們在轄區內構建了“消防站+企業專職隊、微型消防站”的“1+2”執勤力量體系,與中集來福士、煙臺港應急救援中心2支企業專職隊、81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實現聯勤、聯訓、聯調、聯戰,全力保障轄區消防安全。
多年來,西郊消防救援站先后有50名同志分別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全省“優秀中隊指揮員”、全國“執勤訓練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黨支部、團支部先后9次被評為“優秀基層黨組織”“五四紅旗團支部”,榮獲其他省市級表彰100余次。2022年,西郊消防救援站獲得煙臺市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