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武霖社區著力打造“紫荊花開,樂潤武霖”文明實踐活動品牌
每當夜幕降臨,武霖社區便熱鬧非凡:室外文明實踐大舞臺上舞蹈隊排練的熱火朝天,室內文藝演出室戲曲隊演出歡聲雷動—整個實踐站成為群眾歡樂的海洋。
排練中的舞蹈隊隊長,頗有感觸:“我們這個舞蹈隊,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過去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在家里沒有事,都是打打撲克、打打麻將作為娛樂,現在社區建了這個‘中國夢武霖情’文明實踐的大舞臺,我們每天都能跳跳舞舞、唱唱歌,每天都生活的很開心,心情快樂了,身體肯定就好。我們要一直跳下去,跳到100歲,越跳越年輕。”
近年來,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社區著力打造“紫荊花開,樂潤武霖”的活動品牌,圍繞繁榮群眾文化活動和科普實踐兩項工作,精耕細作,重點發力。
“樂潤武霖”,就是搭建“武霖情中國夢”文明實踐大舞臺,發揮文化活動凝聚人心、引導向善的作用,定期開展各類主題的文藝展演活動,打造蓬萊城區西部人氣最旺的群眾文化活動舞臺。

過去,看電視、打牌打麻將是群眾消遣娛樂的主要方式,雖然區里經常舉辦送文藝演出活動,活動的形式是“你演我看”,活動是搞得熱熱鬧鬧,但老百姓的參與度不高,活動也無法常態化開展。根據這種情況,社區在實踐站搭建戶外舞臺,吸引群眾自編自演、自娛自樂,春節元宵節踩秧歌,夏季每天晚上廣場舞,既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又讓群眾在參與活動中獲得精神滋養,社區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現如今,這個舞臺不僅供社區群眾使用,還面向周邊的各類文藝團體開放,大家在這里交流互動,都以能在這里承辦演出活動為榮。
目前,社區擁有各類文藝骨干人才200多人,自發組建了民間藝術團,下設三支隊伍,分別是舞蹈隊、戲曲隊和秧歌隊,是蓬萊演出隊伍最全的社區之一。藝術團多次登上煙臺電視臺、蓬萊電視臺、蓬萊春晚的舞臺,社區還組織文藝演出團體深入部隊、村居、敬老院開展慰問演出活動,受到廣泛好評。

“科普實踐”,就是開展“科普進社區”,社區文明實踐站與區文明實踐聯席會議單位科協合作,爭取資金20多萬元,購置了光學、電子、力學、機械學等方面的科學實驗和體驗設備,建成“社區科普館”,是我區首批建成的社區科技館、社區科技大學。科普館積極與周邊學校聯合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周末對全區中小學師生免費開放,通過豐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動,提高廣大青少年的科學素養,激發他們自強自立、科技強國的熱情。自建館以來,已累計接待各類參觀群體5000余人次。
武霖社區文明實踐站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不但是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更是聯系社區與群眾之間的一座橋梁、一根紐帶,不斷拉近黨群、干群關系。通過搭建這一平臺,我們能更好地傳遞黨的聲音、傾聽群眾呼聲,構建幸福社區,實現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