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造紙,自古以來就在全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的山東造紙,經過一次次揚棄納新,已從造紙大省變為造紙強省。全省造紙工業行業總規模和核心競爭力多年位居全國首位,大型造紙企業生產裝備整體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越來越多的山東造紙企業在國際平臺嶄露頭角。
由中華紙業雜志社發布的“2021中國造紙企業20強”名單上,山東共有6家企業上榜,是全國各省中上榜數量最多的省份。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累計生產紙漿550萬噸、機制紙及紙板2473.9萬噸,均居全國第一位。

晨鳴紙業:全國首家木漿自產自足、漿紙產能基本平衡的漿紙一體化企業
眾所周知,中國造紙行業原料以廢紙漿和木漿為主。廢紙漿的生產原料長期依賴外廢進口。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紙漿缺口約3000萬噸。在這樣的趨勢下,尋求內生動力,實現原料自給才是造紙企業打破原料“困局”實現持續發展的關鍵。
對此,早已完成漿紙一體化戰略布局的晨鳴紙業無疑為自己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據悉,晨鳴紙業早在10余年前便啟動了漿紙一體化戰略布局,自2005年在廣東湛江戰略布局第一個木漿生產項目開始,晨鳴紙業木漿項目已在三地落子。2018年以來,公司投資建設的黃岡晨鳴化學漿和壽光晨鳴化學漿兩大制漿工程先后投產。目前,晨鳴紙業擁有國內五大漿廠中的三家,木漿產能超過430萬噸,成為全國首家木漿自產自足、漿紙產能相平衡的林漿紙一體化企業。
隨著公司“漿、紙一體化”戰略優勢的顯現以及行業市場格局的優化,晨鳴紙業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有分析師表示,自制木漿優勢主要在兩方面:一是供應穩定;二是成本較外購漿低,且可控性更強。在造紙行業,對于原料的掌控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現行環保政策升級,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行業背景下,擁有原料自給能力,甚至在未來可能有余力填補行業原料缺口的企業,將會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發展趨勢中持續受益。
近日,最新一期出版的美國paper360雜志根據2020年(部分企業為財年)企業紙漿、紙張、加工和貿易(PPCM)業務的凈銷售額為依據,公布了最新的全球紙業75強名單,晨鳴紙業位列第22。據悉,報告還公布了全球30家紙及紙板產量(產能)超過200萬噸的造紙企業名單,晨鳴紙業躋身紙和紙板產量全球前10強。
華泰紙業:將環保視為“生命工程”
早在20世紀90年代,山東華泰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就引進了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治污設備,花掉了前一年營業收入的30%,達到了“廢水可以養魚”的污水治理水平。2001年,先于國家要求,華泰又自覺淘汰了草漿造紙技術,采用國際現代化設備,啟動了二次纖維原料造紙技術。每生產一噸紙,用水只有8立方米,而之前的落后技術,則需要用80立方米的水。
在環保上,華泰先后投入40多億元,增上廢水厭氧生物處理項目、三級化學處理項目、廢水深度處理項目、木質素項目等,實現廢水層層處理、循環利用,外排水COD含量國家標準為60mg/L,而華泰降到了40mg/L以下,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四個脫硝工程、三個煙氣超低排放工程、兩個水處理項目等也于近年先后投入運行,達到超低排放、清潔生產標準。
環保治理的同時,華泰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對廢渣、廢灰、廢水等全部進行回收利用,讓廢物在園區內被“吃干榨盡”。公司利用水處理產生的沼氣增上沼氣提純項目,利用熱電產生的余熱增上余熱回收工程,利用造紙黑液增上木質素項目,利用熱電粉煤灰增上加氣塊建材項目,通過廢物回收利用構建起“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式循環生態鏈。
華泰股份副總經理謝士兵說,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引進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集團噸紙耗水量由原來的80-100立方米降至6-10立方米,產品綜合能耗下降21.4%,綜合效益提高40%。
將環保視為企業的“生命工程”,讓華泰得到了各方贊許,也構筑起了“綠色華泰”的核心競爭力。2021年10月30日,華泰股份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11.5億元,同比增長25.65%;實現歸母凈利潤7.6億元,同比增長53.7%。
太陽紙業:將一張白紙做到極致
太陽紙業創立于1982年,創業初期僅有3萬元貸款和30多位農民工,一窮二白,風雨飄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中國造紙行業領軍企業之一。2006年,太陽紙業躋身中國造紙第一集團軍,并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優化產品結構搶占市場先機,是太陽紙業領軍國內紙業的“制勝法寶”之一。隨著一紙“禁塑令”的正式落地,各路美食都開始呼喚優質的綠色包裝。市場需求就是生產導向。面對“禁塑令”給紙制包裝帶來的巨大想象空間,山東太陽紙業積極投身新產品創新,并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搶占市場先機,取得了顯著效果。
早在2019年,太陽紙業就嘗試進軍新材料領域,研發出了“無塑涂布食品包裝用紙”,實現了在紙機內利用傳統刮刀涂布方式在線涂布阻隔材料,產品可直接打杯,生產效率更高,更加節能、高效,能給客戶帶來更安全、更經濟、更環保的舒適體驗。
“這是我們進軍食品級用紙的一次有益嘗試,也為‘禁塑令’后的市場擴張打下了基礎。”太陽紙業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應廣東介紹,新產品符合食品級包裝材料BFR、FDA檢測要求,可廣泛應用于熱飲杯、冷飲杯、冰淇淋、紙餐盒等食品包裝用紙,實現了行業革新和產業的縱向延伸。
2021年初,太陽紙業剛剛完成了3520紙機的技術改造工作,不僅可以生產“禁塑令”后市場所需的食品包裝用淋膜原紙,產能也比過去有了顯著提升。太陽紙據介紹,作為國內食品包裝用淋膜原紙的重要供應商,太陽紙業2017年便通過了歐盟對食品紙的相關檢測要求。面對突然放大的食品用紙市場,公司首先想到的是通過設備改造滿足市場需求、提升生產效率,而攥在手中的產品品質歐盟檢測報告,則是產品爭奪市場的“重磅武器”。
此外,太陽紙業在世界首創的溶解漿連續蒸煮技術;首次從水解液中提取出木糖、木糖醇,填補了世界空白;制造了世界第一張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品的“無添加”系列生活用紙,成就了太陽紙業的“三個世界第一”。
一張紙,承古載今,傳承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古老文明,載動著創新創造的現代文化,可以用來賦詩繪畫,也可以撬動一個巨大產業。如今,這些“山東好紙”早已走出全國,與世界造紙巨頭鼎足而立。好品山東、硬核智造。山東這些造紙企業不僅展現出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中的智造實力,還體現了傳統工業企業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的擔當與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