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蓬萊閣上,八仙過海的傳說蜚聲中外,海市蜃樓的奇景連接古今;長島礁下,斑海豹在春天里懶洋洋地曬太陽,漁家號子在歲月的深處悠揚且嘹亮;芝罘灣畔,“藍鯨1號”“藍鯨2號”,一座座“國之重器”,從這里出發,駛向世界。
這就是煙臺。始于神話,仙;美在生活,鮮。仙氣繚繞的詩意浪漫與鮮美至味的人間煙火,滋養著煙臺的“海洋之心”。在這顆“海洋之心”的強勁搏動下,手執1038公里海岸線,腳踏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瞭望2.6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從仙境海岸到澎湃深藍,煙臺正在更高起點上續寫“海洋奇緣”。

美哉!蜿蜒海岸海島崛起美麗仙境,海洋文化挖掘與建設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深度融合。登臨煙臺山,在海洋與大地的永恒對話中我們看到,初春的山海之城,萬物復蘇,一派生機。幸福新城拔地而起,海上世界驚艷亮相,芝罘仙境崛起文旅新高地……一幅更新、更美、更宜居的新時代畫卷,正徐徐展開。這是一闕“仙境海岸”賦的生動寫實。煙臺提出,建設獨具風采的魅力城市,堅持內外兼修、高品高顏,加快建設黃金旅游帶濱海走廊,崆峒勝境投入運營,海上世界初步建成引領未來的都市之心。

壯哉!深海遠海鼎立“國之重器”,囤起“藍色糧倉”,助力鄉村振興,帶動傳統漁業轉型升級。乘坐小汽輪,登上距離長島南隍城島約6海里的“經海號(1-3)”海洋牧場,煙臺的“鮮”以最靈動的神韻映入你的眼眸。2022年,預計經海系列網箱“經海004”至“經海007”四個量產型深海智能網箱將落地。“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煙臺正著力打造海洋牧場示范之城,2021年,4座智能網箱建成投用,海洋牧場總面積達到130萬畝。

奇哉!煙臺“海洋之心”的搏動,不僅來自海水的澎湃,也來自風的呼嘯和核能的涌動。煙臺發出了全省第一度海上風電、第一度核電,實現了全國第一次核能供暖。其中,煙臺在發展海上風電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海洋資源豐富,海工裝備制造、海洋工程技術走在全國前列,這又展現出煙臺發展海上風電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潛力所在。截至2021年底,煙臺電網網內共有風電場50座,全網風電裝機容量達459.33萬千瓦,規模位居全省第一。

經略海洋,是未來煙臺發展的最大動能、最大優勢和潛力所在,也是實現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的必由之路。2021年,煙臺海洋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100億元。站在新的起點,踏上新的征程,新一輪海洋強省建設中,煙臺將以奮斗者的姿態,以更加明澈、更具活力的“海洋之心”續寫昂揚向上、多姿多彩的“海洋奇緣”,為海洋強省建設貢獻煙臺力量。
當然,無論是經略海洋,還是鄉村振興,亦或是加速推進制造業強市戰略,我們既要用“心”,也要用“腦”,還有實干的勁頭與行動。3月3日下午召開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調度分析會上強調,要認真貫徹全市“三明三強”大會精神,咬定既定目標任務,鉚足勁頭加油干、全力以赴向前趕,堅決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綿綿的海岸線、澎湃的藍色海洋正以永恒的潮汐督促著我們:春光明媚艷陽天,正是干事好時節。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往無前向未來。
(膠東在線記者:鄔勇;攝影:李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