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分類”我們有話說: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對居住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垃圾日產量也越來越多,對我們的生活環境也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
福山區云龍山社區也通過樓道張貼垃圾分類宣傳畫,和入戶發放宣傳冊等方式,讓垃圾分類走進千家萬戶。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很多垃圾有可回收價值。以前我一直將果核扔進廚余垃圾桶,但它其實是屬于其他垃圾,因為果核不容易降解和生化處理,只能通過焚燒后填埋處理。
受我的影響我的孩子也參與進來了,天天和他爸爸研究干電池屬于什么垃圾?鋰電池屬于什么垃圾?
還學會了順口溜:
可回收物進藍桶,廚余垃圾進綠桶。
有害垃圾進紅桶,其他垃圾放灰桶。
垃圾分類并不難,養成習慣成自然。
四類垃圾分清楚,環保生活100分。
還去學校教給小朋友,和小朋友一起爭做垃圾分類“小達人。”環境保護應該從娃娃抓起,讓他們從小就養成垃圾分類放,分類投的良好生活習慣,從小就做一個低碳環保的小衛士。
現在我是小區的一名垃圾分類志愿者,堅持每天為居民介紹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遇到不理解的居民我便苦口婆心、反復勸說,耐心的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將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到居民的心中,終于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認同。我很自豪!
今天我們做好垃圾分類減量就是在保護人類共同的家,是在為子孫后代多留一片綠地、多留一塊生存的家園!讓我們共同努力將垃圾分類減量工作不斷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