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表揚2021年度山東省人才工作表現突出單位的通報》,對52個人才工作表現突出單位予以通報表揚,煙臺高新區作為全省僅有的2家高新區之一光榮上榜,這也是繼2018年、2019年獲得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后再次入選。此次省級表揚,對煙臺高新區人才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也為下步人才事業發展提振了信心、鼓足了干勁。
近一年來,煙臺高新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全面落實省“人才興魯”行動,省、市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及市“1+233”工作體系的部署要求,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在體制機制方面不斷改革創新,持續放大“智匯高新”品牌效應,推動“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證。
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戰略,聚焦“產才融合”,不斷強化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煙臺高新區作為全市聚集高端研發人才、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主陣地,始終堅持突出科技創新主責主業,深入實施“智匯高新”行動,構建人才工作大格局,加快建設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創新高地。
堅持把人才作為提升活力、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把人才建設與產業發展同步規劃、與科技創新同步實施、與高質量發展同步推進。加強政策引領,優化完善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體系,加大創新創業支持力度。聚焦實現創新自立自強,著力打造集頂尖人才、高端人才、領軍人才及青年人才為一體的人才集群,精準布局、分類施策。做好“雙招雙引”結合文章,開展產業項目“點對點”精準引才,加強與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專業性人才聯誼組織合作靶向獵才。定期組織人才對接洽談活動,吸引人才來區創新創業考察,建立人才工程“蓄水池”,累計引育市級以上重點人才234人,各類青年人才2.1萬人。
堅持種好“梧桐樹”,筑暖“事業巢”,搭建更具競爭力的人才發展平臺
全力打造高能級平臺,加快推動中科環渤海藥物高等研究院、國家智能制造工業設計研究院、山東省微納衛星技術創新中心等科研平臺建設,加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力度,為引進培養戰略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團隊)搭建一流干事創業平臺。
實施科技企業孵化器提升行動,圍繞健全“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鏈條,持續推動加速器和產業園建設。加快推進中關村·煙臺協同創新中心、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藍色智谷、國科裝備科技園等專業孵化載體提檔升級,為各類科技創業人才提供專業孵化加速平臺。
深入開展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持續加大對上市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全區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74家、省“專精特新”企業21家、省瞪羚企業7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科技領軍企業實現零的突破。培育登陸各類資本市場企業23家,漢鑫科技成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家成功登陸北交所的企業,人才承載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加快城市建設,提升綜合服務,全面優化人才發展生態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提升配套服務水平,不斷滿足廣大人才對住房、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的需求。投入8億元,進一步豐富醫療教育資源,啟用高新區醫院、疾控中心,全面提升幼兒園、小學、中學等學校建設水平。扎實推進人才安居工程,籌集配租500余套“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精心設計打造2處公益性“青年人才驛站”滿足人才來區短暫居住需求。
暢通高層次人才貸款融資渠道,助力人才項目落地生根、人才企業快速發展。設立“人才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科信貸”等產品,構建全方位投資體系,為賽澤醫療、華錦祥云等人才企業提供金融產品支持近1.5億元,有效解決人才企業融資難題。
全方位落實各類人才服務事項,依托人才服務窗口,細化服務事項,開展精準服務,累計受理人才業務辦理及政策咨詢4600余人次。積極探索個性化人才服務,重點引育醫藥健康、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及海洋等產業領域人才,通過開辟人才引育綠色通道、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一事一議”“一人一策”等方式,給予廣大人才更大支持、更多幫助,切實增強人才獲得感和滿意度。
下一步,煙臺高新區將進一步深化提升“智匯高新”品牌效應,不斷創新人才工作思路,打造具有煙臺高新特色的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為我市打造全省重要的科技創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轉化地和高端研發人才集聚地提供堅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