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5月31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侯俊南 石京艷)5月24日,海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投資建設窗口迎來了一個“加急”項目——僅用時4小時,工作人員就幫項目方完成“四證齊發”“拿地即開工”手續,完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當日下午3點,海陽市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孫春平剛剛辦理完土地不動產證,順道來到了投資建設窗口,咨詢下一步規劃及施工手續辦理的程序。
“了解該項目具體情況后,為讓項目盡快開工,我認為通過對該項目施行規劃方案豁免,容缺辦理等措施,工作人員高效協調,完全可以實現項目‘四證齊發’‘拿地即開工’。”窗口負責人邵明人內心十分篤定,要實現“四證齊發”須當晚12點前辦理完其他“三證”的所有手續,當時已是下午3點半,留給辦理的時間實在所剩無幾。
顧不上考慮太多,邵明人立刻組織工作人員召開了協調會,進行分工部署,其本人也化身“總指揮官”,開啟了各環節緊張的對接辦理程序。
實際困難讓邵明人始料未及。項目前期未準備規劃、施工手續相關材料,項目的施工圖設計單位在濟南,施工單位在威海,異地協調難度增大且時間非常緊張。
邵明人親自上陣,開啟線上辦公模式,與身在外地的兩家企業通過網絡、電話等通信手段,進行了高效協調對接,本應由建設單位去溝通、協調、完善的資料也全部由窗口審批工作人員“代辦”。施工許可審核需經建設方、施工方、設計方、監理方、勘查方“五方主體”的認證,尤其是施工合同尚未簽訂,邵明人便通過電話聯系建設單位委托的威海公司指導甲乙雙方,僅用一小時就完成了施工合同的簽訂,威海公司通過網絡傳輸加蓋公章的合同,在窗口等待的建設單位將合同打印后再加蓋建設單位公章,形成了完整的合同資料……晚上7點左右,項目建設所有手續材料均已就位,上傳系統認證合格后,建設單位手里由1個證增加到4個證,而這個過程只花費了4個小時。
“項目建設工期比較緊張,原本只是來窗口咨詢一下,準備爭取一個月左右辦好項目建設手續,沒想到下午3點來到窗口,不到7點就拿到了項目全部建設手續,咱海陽審批速度和效率太高了。”孫春平說,項目建設手續辦得這么快,回去后就立即啟動項目建設,爭取項目早日完工。
今年以來,海陽市持續優化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聚焦流程再造,助推工程項目審批服務提速增效,“四證齊發”“拿地即開工”“項目管家”服務機制等新舉措、新模式,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務,也為海陽工程建設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