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瀏陽市是一座“顯山露水”的綠色之城,大圍山麓的涓涓溪水,孕育了蜿蜒綿長的瀏陽河;瀏陽也是一座“厚重如書”的紅色之城,九曲瀏陽河,見證了湘贛交界革命老區的英雄氣概。黨的十八大以來,瀏陽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產業,探索走出一條產城融合、協調并進的特色發展路徑,實現了由“山水小城”向“經濟強縣”的蝶變。2021年,瀏陽市躋身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縣第八名。
6月初,中聯重科面向全球采購工程機械液壓傳感器,經過多輪競爭,位于瀏陽經開區的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進入供應體系。“這意味著,中國工程機械設備上的傳感器一直被歐美國家壟斷的局面正被改變。”該公司董事長王國秋說,從2006年到2016年,啟泰公司用10年時間打通了金屬基壓敏芯片的核心技術節點;從2016年到2021年,公司又用5年時間建設了國內首條金屬基壓敏芯片生產線,良品率達95%。“我們已成為三一、中聯、山河智能等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的合格供應商,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空調傳感器已在上汽大眾測試通過,明年為大眾系電動汽車供貨。”王國秋說,如今,啟泰傳感首條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專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發的第二條金屬基壓敏芯片生產線正在規劃中。“今年是啟泰傳感全面面向市場的第一年,雖受疫情影響,但銷售額將達1億元。”
像啟泰傳感這樣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瀏陽經開區有300余家,經開區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制造為主導,以健康產業、再制造為特色的“三主兩特”產業格局。去年,瀏陽經開區邁入湖南省國家級園區第一方陣,成為瀏陽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在離啟泰傳感80公里外的瀏陽市環保科技示范園內,湖南潤宇塑業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一片忙碌景象。“我們生產的汽車內外飾塑料件、拉線接頭、座椅拉手等產品,主要配套福特、通用、比亞迪等整車廠。6月1日以來,上海快速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企業收到的訂單明顯增多。”潤宇塑業副總經理何江說,2015年企業從長沙市天心區暮云片區搬遷過來,目前已成為中西部地區領先的精密模具生產商。
鎮頭鎮地處長株潭融城核心區,是長沙市工貿物流重鎮、湖南省擴權強鎮試點鎮。近年來,瀏陽搶抓長沙主城區產業轉移機遇,“園鎮合署”管理體制開發建設“瀏陽市環保科技示范園”。“園區落戶企業70%以上來自長株潭地區,去年園區總產值70億元,創稅收1.05億元,解決勞動力就業2萬余人。”鎮頭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趙舟飛介紹,園區共有規上企業32家,已初步形成工程機械配套產業集群和高檔建筑材料產業集群,園區經濟帶動效應逐步凸顯。
新興產業煥發活力的同時,傳統產業也在加速轉型。花炮是瀏陽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140多萬人口中有30多萬人從事花炮產業,瀏陽花炮國內銷量占全國50%以上份額,出口量占全國60%以上。“煙花爆竹既是傳承千年的傳統產業,也是文化、創意和科技相融的新興產業。”瀏陽市鞭炮煙花產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湯建軍說,近年來,面對市場新需求,瀏陽率先推動花炮產業向安全、智能、綠色轉型升級,促進與創意設計、媒體藝術深度融合。
位于瀏陽河畔的“天空劇院”是“煙花+文旅”融合發展成果之一。夜幕下的瀏陽河畔,在全新打造的“天空劇院”,聚集著前來參觀的游人和納涼的市民。“瀏陽河和煙花是瀏陽最獨特的傳統元素,劇院區可以容納9000多名觀眾。屆時在瀏陽河畔看焰火、聽音樂、賞煙花,有餐飲,可露營。”“天空劇院”運營負責人王彪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劇院由瀏陽花炮觀禮臺改造而來,是煙花文化創新實驗場,旨在賦予煙花更多文化內涵和現代元素。“我們歡迎天南海北的朋友來瀏陽‘天空劇院’看焰火,也希望這個煙花文化創新試驗場的節目走出瀏陽、走向世界。”湯建軍說。
產業興,活力顯。今年一季度,瀏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1.8億元,同比增長6.5%。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朱東鐵說,瀏陽將深入實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程,通過壯大產業能級、抬高開放層級、提升城市量級、做優鄉村品級、促推幸福升級,闖出瀏陽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麟 謝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