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9月28日訊 秋高氣爽,正是施工好時節。日前,走進煙臺黃渤海新區美瑞高端TPU應用制造產業園,隨處可見建設者忙碌的身影。產業園內,年產20萬噸彈性體一體化項目已完成基礎施工,工人們正在進行鋼結構地腳螺栓矯正,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不只是美瑞,黃渤海新區目前已有3個制造業特色產業園開工建設、年內計劃開工8個,納入到十大特色產業園調度范圍項目20個,已開工建設16個。
特色產業園是黃渤海新區聚勢“四新”經濟壯大產業集群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新區堅持創新引領,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壯大發展新動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美瑞20萬噸彈性體一體化項目效果圖
“我們謀劃啟動空天海戰略裝備智造、蛋白質生命科學等第二批十大特色產業園,組建空天海智造城指揮部,全面啟動產業規劃、先導項目和‘雙招雙引’等工作,加快培育百億級的新興產業集群!秉S渤海新區經發科創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批科技含量高、競爭優勢強的重點項目加速推進,助推全區新舊動能轉換持續突破、塑成優勢。
作為一座產業基礎雄厚的城市,如何在轉型發展中,充分利用資源稟賦,鎖定“四新”經濟,抓住關鍵突破點,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向科技創新要效益,加大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廣搭科創平臺載體,這是黃渤海新區的明確選擇。
黃渤海新區大力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創新型龍頭企業發展,先后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6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34戶、“瞪羚”企業48戶,數量均位居全市第一。在2021年專精特新先進縣市區綜合評價中,新區名列全省第二名。

煙臺清科嘉機器人
這些“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強、發展韌性足,是推動技術變革的重要力量。在煙臺清科嘉機器人聯合研究院,一款五自由度并聯加工機器人靈活立臥轉換,一次可以裝夾零件的5個面。“這款機器人能夠實現航空航天、能源和國防等領域大型構件的精密加工,最高加工精度達0.02毫米!毖邪l團隊工作人員說,該成果已在天舟貨運飛船艙段制造中得到應用驗證,并即將在新區實現產業化。
“科創平臺六大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持續塑造融合創新的新優勢。目前,黃渤海新區45家高端研發機構加速建設和產出,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山東省實驗室累計開展科技項目50余項,服務市內企業100余家;北師大分子材料研究院建成“光提取分子材料基因組數據庫”;清科嘉機器人聯合研究院完成4套機器人研發組裝和輕量化設計......科技力量不斷積蓄助推新舊動能轉換提檔升級。
煙臺臺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近年迅速崛起的一家半導體器件企業,在公司生產車間,管理人員熟練操作著生產智造數字化轉型業務信息化平臺,實時察看企業生產、流程把控等各項信息。受益于山東渤聚通云計算有限公司為其量身打造的信息化平臺,企業資源得到有效整合,管理更加規范,同時降低了物料損耗、管理協同成本和產品生產成本。融合創新促進不同領域企業間的合作,正呈現出“新”“新”向榮的發展態勢。

煙臺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
新業態培育方面,今年新區會展業發展迎來耀眼“曙光”——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投入運營,全方位服務區域產業發展、促進產城融合、深化對外交流,成為這座城市對話世界、標注發展新高度的新地標。此外,一批文旅會展及相關配套項目加速建設,產業文化中心·城市之窗年底竣工,威斯汀星級酒店群2023年建成,旅游共享中心2024年投用,將為黃渤海新區現代服務業及第三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