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1月1日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煙臺市推進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業化全產業鏈發展,實現工程建設高效益、高質量和低消耗、低排放。

在蓬萊易三學校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將一件件預制建筑構件進行拼裝、焊接。與傳統現澆作業相比,這種建造方式不僅減少揚塵、噪音污染,還縮短了一半工期。
蓬萊區易三學校項目建設負責人方愛華:豎向的鋼柱,橫向的鋼梁,樓面的樓層板,包括填充墻,都是工廠預制加工訂做,然后現場裝配,現場混凝土攪拌這種濕作業減少了70%。

圍繞建造方式綠色轉型,山東出臺《關于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全產業鏈發展的意見》,通過資金和政策扶持建筑企業對裝配式建筑新材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蓬建集團通過改良生產線,用標準化生產的鋼管束替代了傳統混凝土剪力墻,把裝配式鋼結構應用到住宅領域。
山東蓬建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軍:鋼管束剪力墻體系一次可鍛鋼三層,抗震性能好,并且鋼管束剪力墻體系的填充墻體較薄,可使室內有效使用面積提高6%-8%,更好的提高住宅的實用性。

眼下,蓬萊區正通過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減免和提前預售等優惠政策,引導社會投資項目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推動相關產業集聚發展。
蓬萊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李連科:我們將采取內培外引,提供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的加工、生產、施工等一站式服務,打造輻射整個山東的裝配式產業基地。

今年年初,煙臺市印發了《關于設計階段落實裝配式建筑有關要求的通知》,明確2022年全市范圍內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40%以上,并逐年提高,到2025年達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