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1月29日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眼下,萊陽市正積極探索,以發展鄉村產業為主要抓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來看記者的一線調研。
萊陽是我國農產品加工大縣,大大小小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有200多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連續多年占當地國內生產總值的半壁江山,解決了十多萬農民的就業增收。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記者來到萊陽時看到,當地正在通過新組建的鄉村產業發展聯盟,引領農產品加工業重新布局。在這家企業,一條投資5000萬元的預制菜生產線剛剛投產,而生產線上加工的則是聯盟內多家企業的產品。

萊陽市龍順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汪鵬飛:他們既有加工費的收益,也解決了產能不足的問題,實現了共贏。在這之前,我們都面臨著市場拓展比較困難的一個問題。
記者了解到,萊陽市超過一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都是長期出口國際市場。2020年以來,當地的農產品出口因為疫情受到影響,而與此同時,國內消費升級給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預制菜產業帶來巨大市場機遇,不少企業紛紛轉向國內市場。但面對快速發展的預制菜全品類新業態,萊陽的傳統優勢產業卻暴露出短板。萊陽市永和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樹和:各個企業各個廠家單打獨斗,困難重重,產品單一,市場的需求(研究)我們還有欠缺。

萊陽市永益集團負責人蘇芳:國內這個預制菜就是一個快,如果你一切都靠自己,你研發出來以后,可能這個產品已經被市場淘汰了。

產品單一,布局分散,產業同質化突出,這不僅是萊陽傳統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的痛點,也是全國鄉村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如何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萊陽市進行了積極探索。

萊陽市鄉村產業預制菜發展專班負責人隋乙魁:現在市場產品迭代升級的速度非常快 這就需要我們來搭建平臺,建立信任,通過集群的優勢壯大鄉村產業的發展。
為快速打破發展瓶頸,萊陽抽調農業農村、科技等多部門骨干,成立鄉村產業預制菜發展專班,引入現代產業發展理念,把1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攏到一塊兒,組建產業發展聯盟,并緊鑼密鼓推出18項支持聯盟發展的舉措。貸款難、用地難、人才留不住等發展鄉村產業的政策堵點痛點,正被一一打通。

在萊陽高層次人才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忙著引進預制菜研發等高端人才,而這些人才將在聯盟所有企業共享。有了聯盟這個公共平臺,集群效應顯現,初步打開了國內預制菜大市場,100多家企業相繼加入。現在,聯盟又在謀劃下一步的發展。萊陽市鄉村產業預制菜發展聯盟輪值理事長 姜志德: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下一步,我們要設計區域公用品牌,打響品牌,讓聯盟內一些沒有品牌的企業得到充分的發展,讓農民更多分享到產業增值帶來的收益。 鄉村產業強不強,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如今,煙臺各地正按照黨的二十大部署,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路上不斷突破創新,努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