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2月11日訊(記者 云英)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12月10日上午,煙臺黃渤海新區古現街道辦事處與中環潔垃圾分類事業部聯合開展的“垃圾分類21天習慣養成計劃”頒獎活動在煙臺黃渤海新區天馬相城豪景苑小區順利舉行,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度、認同度、參與度,推動煙臺黃渤海新區垃圾分類工作邁上新臺階。

“垃圾分類21天習慣養成計劃”開展以來,社區居民紛紛參與其中,參與熱情空前高漲,逐漸從“要我分類”轉變為“我要分類”。記者了解到,該活動施行期間已有200余戶、1360多名居民參加,累計分出廚余垃圾5000余公斤,并做到日產日清,有效提升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真正實現廚余垃圾的資源化。“在這21天里,每一個投放點位都會安排1-2名專業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對居民的每一次投放進行正確的督導和積極的指導,幫助大家正確分類、科學分類。”中環潔煙臺分公司總經理王煒說道。


活動中,工作人員給完成“垃圾分類21天習慣養成計劃”的居民們頒發獎品,同時,現場還準備了“當垃圾分類遇上世界杯”、垃圾分類飛行棋等趣味小游戲,動員更多居民了解垃圾分類知識,主動踐行垃圾分類,滿滿的成就感和愉悅的嬉鬧聲讓寒冷的冬日里多了一份暖意。


“工作人員給我講解了很多垃圾分類的知識,我廚房擺了兩個垃圾桶,一個是廚余垃圾桶,一個是其他垃圾桶,邊學習邊實踐,垃圾分類就越來越順手,21天能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社區居民王瑞梅告訴記者。
據悉,為了更好得對垃圾分類過程進行指導和監督,社區的智慧分類清潔房配備了AI智能語音督導系統,針對用戶隨地亂扔垃圾、混投垃圾的行為,將自動識別并語音播報進行提醒。煙臺黃渤海新區古現綜合執法大隊張中奇表示,目前,古現街道已完成86個垃圾分類點位的基礎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全部完成24個示范小區垃圾分類清潔房的安裝,并于明年逐步推廣至31個社區、1個村居,希望今后大家可以共同參與垃圾分類,打造富有古現特色的垃圾分類社區。

踐行垃圾分類非一日之功,煙臺黃渤海新區古現街道將持續通過常態化宣傳推動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居民心中,鼓勵人人爭做垃圾分類的支持者、推動者,形成“人人會分類,人人做分類”的文明時尚新風貌,共建綠色、宜居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