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月5日訊(記者 鄔勇 通訊員 王櫻桔)社區食堂解決老人就餐難題,居家服務站成為老人休閑娛樂新去處,家門口的義診活動為健康保駕護航……老有所養、幼有所撫、弱有所扶,是每個人對美好生活最樸素的向往。2022年,“民政溫度”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家門口幸福養老“有滋有味”
冬日的早晨寒風陣陣,但黃務社區山東啟瑞新城社區養老服務站里卻處處洋溢著溫暖和諧的氣息。“天氣冷了,大家都來這里,既能娛樂,又能養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還可以交朋友,是我們老年人的幸福驛站。”正在畫畫的趙阿姨高興地介紹道。
同樣愉快祥和的一幕幕在社會福利院、各養老機構輪番上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暖心細致的陪伴,歡聲笑語不斷。“在這里養老有這么多老姊妹陪伴著,一點也不孤獨,還有書法課、舞蹈課,各種小活動,每天都很快樂。”入住養老院兩年多的牟阿姨開心地說道。
2022年,芝罘區不斷增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新增2處社區食堂和2處社區居家服務站,推進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工程。不斷推進養老服務機構規范化管理,引導養老機構建立特色標準化體系,促進全區養老服務標準宣貫實施,以強標準引領服務提升。我區城發榆悅康護醫院有限公司獲評2022年度山東省養老服務標準化示范點。創新實施“三全模式”,圍繞建立服務與安全考核辦法、建立“智慧養老”監管平臺、建立專員包幫聯系機制三方面,筑牢養老服務安全最堅強屏障,相關工作經驗入選2022年度山東省養老服務領域創新典型案例。
為保障老人們安心、幸福養老,芝罘區建立“智慧養老”安全監管平臺,實現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情況的可視化呈現,實現對養老機構老人安全管理的實時跟蹤,有效提升全區養老服務機構服務監督能力。
護佑民生織密扎牢保障網
2289戶困難群眾領到“取暖補貼”,192名困難群眾受益于“臨時救助金”。“前期,我們通過電話溝通、微信聯系等方式,了解困難群眾的生活狀況,重點關注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低保邊緣人口、暫不符合低保條件但存在一定困難的群眾以及經救助后自身發展能力仍不足的困難群眾,及時發現他們的救助需求,跟進實施救助幫扶。”區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道。
2022年,芝罘區不斷健全完善困難群眾救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866元每人每月提高至953元每人每月,特困供養金按低保標準的1.5倍發放,由1300元每人每月提高至1430元每人每月。及時為困難群眾開展增補工作,共補發低保金及特困金73.5萬元,2022年以來,累計為2280戶3196人發放低保金及特困供養金2878萬元。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芝罘區不斷健全社會救助對象主動發現機制,不斷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成效,區民政局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服務群眾的重點民生事項,深入街道、社區組織開展“我送政策進社區·為民服務在行動”活動,把政策咨詢臺“搬”到家門口,為群眾認真講解民政政策并進行答疑解惑。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一串串數字背后,連著千家萬戶的民生冷暖,幸福生活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一張張保障網,織得更密、兜得更嚴,芝罘區將筑牢幸福根基,讓為民服務更細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