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2月10日訊(記者 王向榮 賈楚航 李剛 實習生 孫瀚坤)一大批優質項目準備進入實施階段,項目的用地保障情況怎么樣?在“抓項目 強信心 走在前”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姜銳介紹了我市在提升“項目用地保障和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三個聚焦”。
聚焦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優化城市發展空間。深入推進“三區三線”劃定,最大限度實施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生態保護、城鎮開發利用的有序銜接,為全市未來發展贏得先機。深入推進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組織開展多輪精準研究,進一步深化研究“十四五”產業、市政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為重大項目落地實施,提供了有力的遵循和依據。
聚焦“要素跟著項目走”,全力爭取政策支持。緊盯項目進展和需求,指導符合條件的建設項目,分類申報國家、省重大實施類、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最大限度爭取上級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兩年來,全市共獲批新增建設用地7.2萬畝,推動了萬華(蓬萊)低碳新材料產業園等重點產業類項目和老嵐水庫、濰煙高鐵、萊榮鐵路等重點民生基礎設施項目落地。全力爭取省級傾斜我市城鎮開發邊界新增空間1.5萬畝,為黃渤海新區、雙萊一體化等全市重點區域戰略預留發展空間。
聚焦“服務保障 質量提升”,推動內部挖潛和改革創新。持續加大“三閑”土地的盤活力度,深入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挖潛政策,多管齊下、多措并舉增加土地要素保障的源泉和動力。扎實開展“標準地”改革,全市重點區域工業用地全面實行“標準地”出讓,創新推出的“新型產業用地+標準地”模式,被納入全省51項制度創新成果,有力保障了項目的用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