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3月7日訊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牟平區依靠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整合資源,發展特色產業,促進集體增收致富。
眼下正是草莓上市季節,在牟平區水道鎮南臺村的果蔬溫室大棚里,鮮嫩欲滴的草莓掛滿藤蔓。正在地里忙活的村民叫王瑜健,去年以前一直在外做生意,收入沒有保障。2022年,他回村承包了這個溫室大棚,種植了當下最火的“雪里香”“甜寶”等草莓品種。

牟平區水道鎮南臺村村民王瑜健:我這個棚占地是兩畝地,今年草莓價格市場行情比較好,我現在第二茬果已經快結束了,大概能出將近6000斤,預計我這個棚今年這四茬果下來一般能賣十五六萬塊錢。
王瑜健之所以選擇回村務農,是因為有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為他“兜底”。當地種植大棚水果歷史悠久,但是過去村民都是分散經營、各自為戰,效益并不高。
牟平區水道鎮南臺村黨支部書記王克永:出去賣,還不好賣,質量不行,價格還不行。所以看到這些以后,我們就想辦法把老百姓集中起來,統一來銷售和管理。

2019年,南臺村成立了黨支部領辦的果蔬專業合作社,組織村民實施規模種植、抱團發展。并與省農科院對接,引進了草莓、油桃、水果西紅柿等優質新品種,實施“三統一”經營管理模式。
牟平區水道鎮南臺村婦聯主席李曉莉:統一生產資料的購買,把成本降下去了;統一銷售,把價格提升上來了;統一技術的管理,讓我們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一個好的保障。

近年來,牟平區把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區共培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示范村224個、鎮街聯合社25個,打造出草莓、葡萄、櫻桃、蘋果等“農字號”特色品牌30多個,每年可增加群眾和村集體收入兩千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