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煙臺黃渤海新區古現街道的李海英與王德賢原本并不相識,但在一次政策宣講會過后,前者卻義務成為了后者的“顧問”——這是古現街道今年在助力小微企業成長過程中所發生的典型一幕
李海英是古現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王德賢是一家餐飲公司的經營者。兩人初次碰面的政策宣講會,則是古現街道為方便個人和小微企業申請創業擔保貸款而舉辦的活動。
當時,王德賢的公司正因擴大經營規模而急需周轉資金。他得知古現街道舉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宣講會之后,便趕到現場咨詢。街道方面了解到這一情況,專門安排李海英為王德賢答疑解惑。
“通過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小微企業可以享受到一定的貼息優惠,融資成本相對較低。但要成功申請也必須滿足相應的條件,比如在職職工類型應當達到規定比例等。如果企業是初次接觸的話,在填報資料時容易出現疏漏。”李海英說。
在與王德賢的公司結對之后,李海英一方面進行政策答疑,一方面協助準備申請材料,最終成功幫助對方申請到一筆23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為企業進一步發展解決了資金難題。
貸款辦理完畢,李海英的“顧問”角色卻沒有結束。后續王德賢遇到招聘等方面的難題,仍然找到李海英尋求幫助。她也一一耐心地給以相應建議。“這是街道對‘服務專員’的要求。”李海英說。
服務專員,是古現街道為助力小微企業成長所推出的一項重要制度。按照這項制度,與企業結對的工作人員并非“一事一議”,而是為企業提供多維度、一站式的服務,旨在全面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為加強服務保障,古現街道合理優化專業服務和管理人員結構,推動“1+18+61”(1個黨群服務中心,18個社區,61個村居)就業創業指導人員專業化隊伍建設,方便企業實現最近對接。
而從今年的具體情況來看,這項制度也發揮出了明顯作用。統計數據顯示,在服務專員的幫助下,古現街道全年共協助個人和小微企業成功申請創業擔保貸款52筆,放款金額約5000萬元,另辦理創業補貼95人次,總金額達196萬元。
在助力小微企業成長的同時,古現街道還強化“揚帆八角灣”招聘特色品牌,推動企業與求職者實現“雙向奔赴”。今年截至目前,該街道已建立了累計123家企業380余個崗位的數據庫,完成了19期線上企業定崗招聘方案,收到良好效果。
“小微企業的健康成長,對于‘穩就業、保民生’有著重要意義。接下來,我們會繼續發揮服務專員的作用,幫助小微企業實現更好發展。”古現街道相關負責人說。(通訊員 隋翔宇 曲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