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月23日訊(記者 王向榮 攝影 李剛)記者從1月23日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立足新起點、開創新局面”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煙臺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從五個維度確定了煙臺的城市性質。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馬超介紹,《規劃》是從歷史傳承、世界眼光、區域職責、煙臺特色和市民期許五個維度出發,確定了煙臺的城市性質為:“一帶一路”倡議支點,國家海洋經濟大市與制造業強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清潔能源示范城市,宜業宜居宜游的品質城市。
自春秋時期開始,煙臺就承擔著我國內外溝通樞紐的重要職責,在國家沿海開放格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煙臺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對外口岸,是與東北亞地區海外交流的戰略要沖。同時,煙臺也是我國連接南方與京畿地區的轉運樞紐。煙臺歷史上就一直在起著一帶一路倡議支點的作用。
煙臺是傳統的海洋經濟大市與制造業強市,是北方工業十強城市之一。在《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國家層面就已經明確在重點培育的國家級海洋產業集群中,煙臺是重點支持城市。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中,也明確了要加快提升濟南、青島、煙臺核心地位,形成“三核引領、多點突破、融合互動”的新舊動能轉換總體格局。
煙臺歷史悠久,仙道文化、紅色文化、開埠文化、海洋文化源遠流長,獨具魅力,是全國少數擁有兩個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
煙臺市擁有豐富的核電、風電、LNG資源,在《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山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中,都對煙臺未來在清潔能源方面提出了新的示范要求,煙臺清潔能源占比越來越高。
煙臺生態本底條件優越,山、海、島、城交相輝映,大氣和水環境質量極佳,被譽為國家首批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煙臺依山傍海,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閑度假勝地。《規劃》通過對煙臺市民的問卷調查得知,市民們普遍認為煙臺是一個宜業宜居宜游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