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6月19日訊(記者 王向榮 劉天男)“今年一共安排了四臺聯合收割機,從6月5號開始正式收割,一天24小時不停。”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個人、萊陽市團旺信北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丁信北說道,收完六百多畝的煙農1212原種,今年的麥收就正式結束了。
春爭日,夏爭時,種了接近3000畝小麥的丁信北更明白“搶收”的重要。每當麥收,他都會提前做好計劃,黑白輪番收割。
收割機是丁信北的好幫手。1997年他種了40畝小麥,使用的是背負式收割機。當小麥種植面積增加到二、三百畝,四、五百畝,到如今的規模,他的收割機也升級了好幾代,“從小馬力的收割機換成大馬力的收割機,基本五六年就更新一遍。”當晾曬成為影響收成的大問題時,2018年他又購置了糧食烘干機。
“我們一邊兒收割,一邊兒烘干。”丁信北告訴記者,收下來的小麥,直接入到烘干機中,經過六七個小時的烘干,就可以放糧入倉了。
“前幾年沒有烘干機,全部依靠晾曬,不僅沒有地方曬,曬的糧食干濕也不均勻,干的干,濕的濕,其中有些濕的放的時間長了就變質了。現在有很多種糧大戶都安裝了糧食烘干機,這個農業全程機械化,對糧食保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丁信北對此深有感觸。
金色的麥浪化作沉甸甸的收獲,800多噸小麥已經穩穩入倉,丁信北眼里心里都溢滿了喜悅,“由于今年春季田間管理措施到位,今年小麥畝產高于前幾年。苗期鎮壓、鋪設滴灌,結合肥水一體化,今年高肥水的地塊,產量達到了800公斤(每畝),一般的地塊也超過了1000斤(每畝)。”
今年,煙臺種植211萬余畝小麥,經過半個月的搶收,全市麥收接近尾聲,機收率達到99.9%以上。夏種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煙臺市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戶利用小麥收獲的時間差,因地制宜搶抓農情,力爭早種、快種,努力擴大夏糧種植面積。
據悉,煙臺市今年預計玉米種植面積達207萬畝,總面積較2023年增加約3萬畝,6月中旬玉米開始大面積播種,預計7月上旬玉米播種結束。大豆種植面積14.42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