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數字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2024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推進服務業數字化,建設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即日起,大眾網煙臺特別開設“聚焦2024年山東省數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專欄,深入挖掘煙臺各區市在數字鄉村建設方面的實踐案例和創新經驗,全方位、多角度生動展現煙臺在數字鄉村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和廣闊前景。
大眾網記者 林曉冬 曲文 煙臺報道
鄉村要振興,數字來賦能。近年來,龍口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戰略部署,在鄉村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治理服務以及智慧農業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手機與網絡逐漸成為“新農具”,電商與數字陸續成為“新農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質生產力。

發展智慧農業 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走進黃山館鎮格潤富德智慧牧場養殖區域,一排排智能設備映入眼簾,數千頭西門塔爾牛按不同年齡階段分群飼養,每一個小鐵籠房間門口都有二維碼,工作人員可用手機APP掃描識別小牛健康狀況,自動飼喂車也能自動識別。

對于擁有數千頭牛的牧場,擠奶曾是難題,而格潤富德通過自動化擠奶設備與智能程序控制,實現定時、自動擠奶操作,擠出的牛奶通過密封管道系統直接進入儲存罐或運輸容器,確保不受污染。目前,格潤富德農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華寶種豬有限公司成功認定省級智慧畜牧應用基地,新建設規模數字養殖場,具備智能化管理和生產數字化監控,為龍口市數字農業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智慧數字農業可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是推進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內容,是未來規模農業發展趨勢。龍口市大力推動數字設施應用,積極發展智慧農業、現代農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例如,推進規模數字種植基地建設,大力推進數字果園、數字設施蔬菜基地、數字設施櫻桃基地等數字化種植基地建設,提升全市農業數字化水平。煙臺綠杰生態示范基地、龍口市一條龍果品專業合作社兩個數字果園規模達600畝以上。龍口市春龍園藝場、龍口市欽悅臣果蔬專業合作社等7個示范園基地數字化果園建設正在提檔升級。

創新數字治理 構建鄉村智治“新格局”
龍口市積極探索“數據驅動、人機協同、多網融合、共建共享”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將社會治理任務落小、落細、落實,實現了全市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新躍升。其中,以黃山館鎮為試點,豐富一體化數字平臺功能,增設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經濟發展、民生事業等模塊,構建“服務零距離、辦事高效率、治理廣覆蓋”的基層數字治理體系。2024年8月,黃山館鎮入選第二批山東省數字鄉村試點。

近年來,黃山館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綜合利用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視頻AI等技術,依托GIS地圖、融合通信、視聯網AI、數據共享交換能力,通過統籌網格管理、力量嵌入、民生保障等方面實現精細化管理,建設黃山館鎮社會治理一體化平臺。
在現場,工作人員熟練操作著平臺系統,對全鎮進行實時監測和管理,切實提升了基層治理質效,實現了對全鎮的精細化和智能化管理。通過這一舉措,有效減少了資源消耗,大力推進了人居環境整治,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優化了營商環境,最終達到了“優政”“智治”“惠民”“興業”的目標。
此外,龍口市按照“四至清晰、無縫對接、規模適度、方便管理、相對穩定”的劃分原則,以自然村為單位劃分605個農村網格。建成集基礎信息采集、事件流轉處置、統籌指揮調度等為一體的全科網格智能化服務管理平臺。農村網格配備手機終端605部,搭建起“網格化+智能化+鐵腳板”工作服務體系。

夯實數字基建 鋪就鄉村信息“高速路”
近日,龍口鋪子直播間走進田間地頭,來到蘭高鎮陽光玫瑰葡萄園開啟助農直播,鎮政府工作人員化身“帶貨小哥”,向觀眾推介地方特產好物。近年來,龍口農村電商產業蓬勃發展,通過線上平臺,農產品銷售渠道得到拓寬,農民收入大幅提升,這背后離不開網絡基礎設施提供有力支撐。

龍口市大力推進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堅持農村信息基礎設施與城市同步發展,全力推動實施“雙千兆”網絡系統工程。如今,已實現重點鄉鎮區域連續覆蓋,農村地區5G網絡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光纖寬帶農村家庭覆蓋率達100%,光纖寬帶通達全部鄉鎮及行政村,帶寬接入能力最高達1000M,農村地區95%以上家庭具備千兆接入能力。
在交通智能化方面,龍口市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構建“互聯網+”農村公路網格化管理養護平臺,打造農村公路網格化養護應用試點,實現安全隱患從發現到評估的全過程閉環管理,大大提高了養護作業效率。同時,積極推動實施“智慧公交”。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開通城鄉公交線路53條,運營路線總長達1209.9公里,投入營運車輛282輛,年運營里程達1400多萬公里,年運送乘客1200萬余人次。

此外,龍口市積極推動物流信息化向鎮村延伸。通過市鎮村三級聯動,構筑起城鄉物流網。全市物流運輸企業已達133家,擁有等級客運站3個,貨物運輸車輛保有量達8000余輛。已開通3條客貨郵合作線路、1條“客運+旅游”線路、4條貨運班車線路,快遞進村服務覆蓋率達100%。全市所有建制村均開通貨物物流、郵政、快遞等服務,農村物流服務覆蓋率達100%。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生動詮釋出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澎湃動能。下步,龍口將繼續探索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數字鄉村發展新模式,實現數字技術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互融互促,以數字之力奏響鄉村振興的激昂樂章,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注入強勁動力,貢獻更多煙臺方案和龍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