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搭建員工新的學習創新平臺,有效破解基層黨建與經營一線融合發展瓶頸,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煙臺能源集團黨委創建“山東省勞動模范—林樂工”為核心的“技能型”“服務型”黨員名匠工作室,通過“研、講、融、樹”四字工作法,推動“黨員名匠工作室”項目化管理,促進公司安全生產創新創效。
以“研”蓄內能
研究對標燃氣行業技術標桿,圍繞技術安全生產熱點、難點問題深入探索,構建了立足崗位全員研討、依托班組團隊研發、黨員名匠工作室引領研學的“三位一體”創新體系,對公司管網運行、搶險技術進行多方探討和全面分析,結合各支部搶險特點,確立了“鋼管的不停輸開孔技術同樣可以適用于PE管上”的技術思路,極大減少燃氣搶修過程中停氣、放散、置換等操作時間,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理論武裝+技能提升”整體聯動,解決了制約公司改革突破的“瓶頸”,實現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工作的深度融合。

以“講”聚勢能
圍繞提質提效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深入推進老帶新“導師講學”工作模式,講清講實業務技術專題課,講深講透工作案例。將工作室融入黨建“紅色細胞”,緊緊圍繞提質增效、技術改進、安全生產、人才培養、黨建融合等重點課題創新研究,逐一落實工作責任,詳細制定課題方案,形成了項目課題攻關與黨員名匠工作室雙輪驅動、提檔升級的“活力創新”體制。截至目前,“帶氣焊接火苗隱患”等多個課題研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設計出的引火帽,有效保障燃氣作業安全,時至今日,這項技術在公司帶氣作業中多次實施。

以“融”轉動能
培養全體黨員把學習成果融入“把事情做對”的行動自覺,建立名匠工作室與安全、培訓、生產互融互促健康發展模式,發揮名匠工作室“整合技術資源,打造優勢團隊,發揮骨干作用,解決經營疑難”的優勢,以融合發展護航設備平穩運行,要求各支部搶險隊員、管網運行人員搶修巡檢時隨身攜帶設備儀器,做到及時、準確的掌握城市燃氣運行情況,通過勞模黨員帶動各崗位安全員、巡檢員,為搶險搶修、安全運行把好脈,守好關。抓實抓細業務技能培訓,通過林樂工現場講解、集中培訓等方式,讓職工全面系統地掌握最常用最有用的技術技能。

以“樹”提效能
開展“團隊培養+技能比武”活動,勞模帶頭破解搶險作業技術難點,引導全員樹立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精神,實現互學互助、技術共享,在新奧智城山東大區比武中,燃氣搶險隊斬獲團體第一名和城鎮燃氣PE管道第三方破壞搶修三等獎的好成績。在勞動模范的帶領下,燃氣搶險隊成功處理了多起重大燃氣泄漏事件,近5年總接警7800余次,共完成搶修搶險6900余起,其中室內搶修搶險5900余起,帶氣作業4000余起,未發生一起燃氣安全事故。煙臺能源集團黨委通過用勞模榜樣引領,用先進技術提效,用創新管理固基,真正實現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發展。

�。ü└澹簾熍_能源集團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