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2月16日訊(記者 趙竹建 攝影 李剛)16日,煙臺國資國企社會責任ESG(2023)集中發布儀式新聞發布會舉行,本次發布會旨在通報煙臺國資國企在2023年履行社會責任、推進ESG(環境、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
發布會上,煙臺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浩詳細介紹了煙臺國資國企在ESG體系建設中的積極探索和具體實踐。他指出,2023年,全市國資國企緊扣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全面履行國資國企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以ESG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實踐推動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在環境保護方面,煙臺國資國企堅持以綠為底,聚力建設“綠色國資”。冰輪環境構建了多種能源的互聯互補系統,成為智慧綠色能源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泰和新材投產綠色印染項目,在紡織品染色環節實現了顯著的節水、節汽、節電和降碳效果。東方電子承建了國內首個城市級虛擬電廠,為全市節省了巨額投資和土地資源,并降低了大量碳排放。萬華化學則在清潔能源領域提前布局,通過合資、合作的方式在風電、太陽能、核電等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不僅推動了企業自身電力變革,還實現了社會清潔能源的增量。
在社會貢獻方面,煙臺國資國企堅持以人為本,共創共享發展成果。2023年,市管(市直)企業職工人數達到5.6萬人,帶動社會就業超過5萬人,共招聘高校畢業生3152人。同時,市管(市直)企業還投入各類幫扶資金878.6萬元,為鄉村振興及東西部協作貢獻了國資國企力量。公交集團全年安全運營里程達1.2億公里,完成客運量2.2億人次,助力煙臺成功創建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交通集團權屬蓬長客港集團建成“智慧港口綜合平臺”,實現了港口服務功能的歷史性升級。此外,市管(市直)企業社會貢獻總額達到461.5億元,出口產品銷售收入318.5億元,上交稅費87.1億元,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在公司治理方面,煙臺國資國企堅持以效為先,強化現代企業治理。市管(市直)企業全部完成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和“黨建入章”工作,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更加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同時,分層分類動態優化黨委研究決定、前置研究討論和負面事項“三張清單”,全面厘清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權責邊界。通過實施一系列優化整合措施,煙臺國資國企成功打造了一批主責主業清晰、專業能力突出、治理結構優良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產業集團”,顯著提升了企業治理水平。
2023年,煙臺國資國企不僅在ESG體系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也彰顯了其作為國民經濟“頂梁柱”“壓艙石”的生動體現。未來,煙臺國資國企將繼續深化ESG理念,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健康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