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月9日訊(記者 賈楚航 吳雨昕 李剛 金鑫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技術在各領域展現出強大影響力,但在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對此,市人大代表、萊陽市第二實驗中學一級教師蓋新平建議,以數字技術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數字技術具備打破時空限制、高效整合傳播資源的潛力,有助于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縮小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蓋新平代表建議,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搭建統一資源平臺、組織針對教師的數字技術應用培訓、促進校際合作交流幾個方面入手,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一方面,加大對網絡寬帶、服務器等硬件設施投入,尤其關注鄉村及偏遠地區學校,確保其具備穩定高速的網絡環境,能流暢接入數字化教育資源平臺,為資源共享筑牢基礎;另一方面,由教育部門牽頭,聯合專業技術團隊,打造集課程資源、教學案例、教研成果等多種優質教育資源于一體的綜合性數字化共享平臺。
與此同時,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幫助其掌握線上教學、資源整合、多媒體課件制作等技能,更好地利用數字資源開展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效果。另外,還要推動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結對幫扶,開展同步課堂、聯合教研等活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實時共享、經驗交流互動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