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2月20日訊(通訊員 牟曉燕)2月19日,山東省“十大林區”(昆崳山)跨區域滅火救援實戰演練在煙臺市舉行。演練立足實戰,調集煙臺、青島、濰坊、威海、日照5個支隊森林消防隊伍114車790名指戰員,檢驗和鍛煉隊伍專業處置和協同作戰能力。省消防救援總隊副總隊長王發江到場擔任總指揮。

演練設定昆崳山煙霞洞景區發生森林火災,火勢借風力向周邊蔓延,各作戰隊伍根據火情和調派指令,按照“打早打小打了”的作戰思路,迅速集結抵達火場,開展無人機偵查火點、無人機投彈作業、風機班組前突滅火、水泵班組引水上山等作業。演練全要素模擬實戰,奧維地圖應用、通信聯通與信息傳輸等工作全鏈條展開,戰勤保障、安全管控等環節全流程跟進,以練促戰,進一步完善滅火作戰體系,深入研究科學有效的戰術方法,促進實戰水平提升。

跨區域作戰 練多維協同配合
模擬火情指令下達后,煙臺市消防救援支隊迅速啟動應急預案,一次性調派市森林消防大隊、市區森林消防中隊及鄰近火場的消防救援站執勤力量作為第一出動,支隊全勤指揮部遂行出動;海陽、棲霞、蓬萊等南線、西線7支森林消防隊伍進行馳援;省消防救援總隊組織青島、濰坊、威海、日照支隊森林消防專業隊伍260人進行跨區域增援。現場劃分5個作戰區域,城市消防與森林消防互相磨合、攻堅力量與協同力量互相磨合、轄區力量與增援力量互相磨合,各方力量主動配合、緊密協同、互相支援,形成有效戰斗合力。

高科技賦能 用數字化引領戰斗
根據大數據顯示的昆崳山景區內的消火栓、水池和道路等信息,無人機標注起火點、集結點等坐標并不間斷修正火點、火線位置,利用奧維互動地圖記錄滅火隊伍行進軌跡、辨別地理方位、測量火線距離、圈定火場面積,快速進行火災撲救態勢標繪。即使作戰半徑大、參戰力量多、火情復雜多變,也能做到火點位置、人員位置一目了然,實現指揮、戰斗一體化跟進,有效解決過去森林火災撲救指揮資源分散、信息收集緩慢的問題。

后勤變前勤 讓作戰無后顧之憂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演練現場,由9車32人組成的戰勤保障隊伍攜帶220余件套器材裝備、2100余斤生活保障物資有序進場,衛勤保障車、冷藏車、宿營車、餐飲帳篷一字排開,2輛飲食保障車按需點火開灶,優化長時間野外滅火作戰生活保障。除自我保障外,現場還有車輛裝備巡檢維保、醫療急救等專業單位的聯合保障,通過演練推動戰勤保障不斷完善。

在演練總結講評會上,省消防救援總隊特災處負責同志對演練進行了剖析點評,王發江副總隊長就做好2025年度森林滅火救援準備工作進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