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鄰里關系團結和睦,居民生活幸福感直線上升……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提高村居治理精細化水平,蓬萊區小門家鎮不斷深化“仙境新網格”管理運行機制,著力在完善制度、建強隊伍、強化激勵、健全考核等方面上下功夫,打造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解的鄉村治理新模式。
精準劃網 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
小門家鎮按照“戶數相近、就近就熟、全部覆蓋”的原則,將全鎮65個自然村、58個防火卡口、5條交通干道、4條重點河道等劃分為726個街巷網格、公共區域網格和51個專屬網格,將居住區、林區、責任田、河道、連村路等全部納入網格范圍,做到不留空白、不交叉重疊,實現了網格全覆蓋。為確保每個網格都有專人負責,統籌673名公益崗人員、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網格中擔任網格助理員并明確責任,通過網格工作考察其工作成績和現實表現。針對防火壓力大的林區村,鎮域內設置了51個防火專屬網格,選拔了102名公益崗專門負責防火卡口值守。此外,為了更好地明確網格邊界和責任人信息,全鎮統一制作了村級網格劃分示意圖、網格架構圖、積分評星公示欄等牌子,并在村委和街巷口亮明網格邊界及負責人姓名、聯系方式。同時,還公開了包村包片干部、網格醫生、片區民警等聯系方式,讓群眾一目了然。


精密謀劃 構建堅實的網格化責任體系
針對網格化服務管理,小門家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構建起堅實的網格化責任體系,通過“小網格”把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落到實處。鎮級層面,成立村居精治工作專班,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建立鎮黨政班子成員包片聯村工作機制,每2名副科級干部分包1個片區,每名副科級干部聯系2個重點村莊,黨政班子成員帶頭到重點村莊開展調研,確保工作順利實施。此外,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小門家鎮將村莊劃分為三類開展,并制定詳細計劃進行掛圖推進。鎮專班每周形成工作簡報,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為下一步工作提供有力支撐。鎮黨委書記、鎮長、副書記等常態化進村督查,督導各村工作進度,確保網格化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精心統籌 落實完善的網格化保障體系
為激勵網格助理員的工作作風,增強網格工作的榮譽感和歸屬感,小門家鎮不斷健全保障體系,從政治發展、福利待遇、能力提升三方面正向賦能,激發網格助理員的工作熱情,助力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政治發展上,根據職能分類制定考核標準,確保公平合理。對工作滿1年、考核優秀的網格助理員擇優納入村級后備人才庫,同時,在推薦入黨積極分子、確定黨員發展對象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福利待遇上,對于考核優秀、作用發揮好的網格助理員,鎮黨委結合季度評比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在一定范圍內表揚。能力提升上,鎮村兩級借助“網格學堂”每月組織一次網格助理員工作培訓和工作會議,明確階段性重點工作,教授如何開展、達到什么標準等。




精準施策 做實高效的網格化運轉體系
為了確保網格真正達到解決問題、服務群眾的目的,鎮級層面建立完善了運行管理和考核督導等制度。 實行網格助理員積分考核,制定明確的考核辦法和加減分項,每月公示積分情況,并根據積分結果進行獎優罰劣,與補貼掛鉤,確保考核的公正性和有效性。防火專屬網格由鎮防火指揮部制定專門的考核辦法,直接與報酬掛鉤,確保守牢防火底線。在人居環境方面,實行網格助理員和網格內群眾雙評星獎勵機制,鼓勵群眾積極參與環境整治工作。此外,設立群眾“犇牛蝸牛”評比榜,對達標和不達標的住戶分別發放“犇牛”和“蝸牛”標貼,并在全村公示。群眾可用“犇牛”標貼到“犇牛超市”換取生活用品,以此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在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為了加強督導和檢查力度,鎮級層面建立了五級督導機制,即網格助理員每天巡查網格,村干部每3天巡查網格,包村干部和包片干部每周抽查網格,鎮黨委副書記和紀委書記每周專項督導,及時搜集提報問題線索,確保網格化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