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3月21日訊(記者 王競男 攝影 李剛)緊抓漁業安全、執法監管、資源管控、改革創新四大核心舉措,筑牢海洋生產防線、嚴守生態保護底線、劃清資源利用紅線、激活漁業發展動能,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21日上午,在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三核引領 煙臺擔當”主題第十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煙臺市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支隊副支隊長王力波用四個“緊抓”介紹了2025年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在統籌推進平安海洋建設方面的具體舉措。

緊抓漁業安全管理,筑牢生產防線,以實施漁業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為主線,以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為抓手,強化形勢分析,嚴格風險防控與隱患排查治理。健全完善漁船包保、編隊生產等管控機制,常態化開展包聯檢查和執法巡查。緊盯伏季休漁、養殖旺季等重點時段,聚焦商漁碰撞、養殖作業、惡劣天氣等突出風險,持續推進“百日攻堅”“商漁共治”系列行動,有針對性落實防控措施。緊盯載員10人以上漁船,推進隱患排查治理。發布典型執法案例,持續加大安全教育培訓力度。
緊抓漁政執法行動,嚴守生態底線,以“中國漁政亮劍2025”系列專項執法行動為抓手,聯合相關部門開展伏季休漁管理等專項執法行動,依法查處違規禁用漁具,嚴厲打擊非法捕撈等涉漁違法違規行為。卡實各方監管責任,加強涉外漁船管控,杜絕漁船違規越界。組織開展主題宣傳,積極救護水生野生動物。
緊抓海域海島管控,劃好資源紅線,嚴格落實“海岸分段、海島劃片、責任到人、定期巡查”制度,嚴格管控圍填海,嚴厲打擊未批先建、邊批邊建、擅自改變海域使用用途等違法用海行為。加大已開發利用、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內無居民海島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打擊改變、破壞海島自然岸線和填海連島等破壞海島行為。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測等技術支撐,提升執法效能,保障海上風電、海上光伏、核電等重點項目用海。
緊抓船港改革創新,打通發展干線,持續推進“百港、千船、萬人”提升行動。規范休閑海釣漁船信息化管理,推動煙臺市“標桿漁船”、新型船牌和無紙化漁船檢驗試點落地。完成漁港等級認定,嚴格“以港管船”,建設漁港經濟區,助力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