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4月27日訊(記者 孫子研 攝影 王彥凇)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在增加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新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4月27日,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一季度經濟社會運行發布會。會上,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孫吉鵬詳細介紹了 “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成效
“煙臺市小微企業主要集聚于加工制造、零售貿易等傳統產業鏈配套環節,具有‘短、小、頻、急’的融資特點。”孫吉鵬說,煙臺認真落實國家、省有關部署,深入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
健全協同聯動機制。搭建“1+14”市縣兩級協調體系,由分管副市長任召集人,市發展改革委、煙臺金融監管分局主要負責人擔任副召集人,14個區市對應設立縣級協調機制,監管分局和9個支局分別成立領導小組,51家銀行機構相應成立工作專班,聯動鎮街、社區等基層單元,形成政府、銀行橫向協同,市、縣兩級縱向聯動的立體化服務網絡。
強化融資對接實效。煙臺梳理形成首批32萬戶重點走訪名錄,按照“政銀聯訪”“應走盡走”的原則開展走訪工作。截至一季度末,累計完成走訪26.8萬戶,實現授信2.9萬戶次,投放信貸資金791.4億元,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554億元(含個體工商戶),較去年同期增長16.8%;3月份,小型、微型企業融資利率分別下降0.17個和0.33個百分點,切實紓解了小微企業經營壓力。
持續優化政策供給。匯編《煙臺市小微企業融資拳頭產品手冊》在信用中國(山東煙臺)發布,組織多次專題培訓交流會,系統解讀政策要義、普及金融知識、推介核心產品;通過實地走訪收集企業訴求、發放政策指南,提升服務精準性與企業獲得感。同步用好融媒體、電臺廣播等宣傳方式,形成政策解讀、產品展示、銀企互動立體傳播格局,持續提升服務觸達率和供需匹配度。
下步,煙臺將進一步優化協調機制,優先走訪小微外貿企業,逐步覆蓋其他外貿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家庭農場;定期“聯合會診”未獲融資企業,整合資源精準施策;聯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體系建設、創業投資等業務與“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深度融合;強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支撐,為小微企業持久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