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5月26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近日,煙臺毓璜頂醫院東區重癥醫學科護理團隊成功開展 “電磁導航鼻腸管置入新技術”,為危重癥患者的營養支持開辟了新路徑,這一突破標志著醫院腸內營養技術與護理技術邁上了新臺階。
在重癥患者的救治過程中,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至關重要。它不僅有助于維持腸道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還能有效減少患者誤吸的發生,對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預后意義重大。然而,傳統的鼻腸管盲插技術存在諸多難題,高度依賴醫護人員的經驗,操作過程耗時耗力,且置管成功率難以保證,這給危重癥患者的營養供給帶來了挑戰。


此次接受電磁導航鼻腸管置入新技術的是一位 67 歲女性患者,她被診斷患有急性胰腺炎、膽囊結石伴膽囊炎、腹腔積液、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高血壓 2 級、2型糖尿病。由于病情需要,患者需空腸喂養,并且患者于 5 月 20 日開始接受俯臥位通氣治療。為減少胰腺刺激、保護腸道功能,同時防止在俯臥位通氣過程中出現營養中斷和誤吸等并發癥,置入鼻空腸營養管成為當務之急。由于該患者處于深鎮靜狀態,胃腸蠕動緩慢,嘗試盲插鼻腸管時遭遇失敗。
經過詳細的檢查評估,東區重癥醫學科護理團隊決定采用電磁導航引導下鼻腸管置入技術。整個置管過程僅用時 20 分鐘便順利完成,鼻腸管成功放置于空腸,且置管過程中患者未出現任何不適。這一成果不僅保證了俯臥位通氣的順利進行,還大大縮短了鼻腸管置管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有效避免了營養中斷。




電磁導航引導下鼻腸管置管術是一種精準高效的置管方法。磁導航系統就像一個 “精準導航儀”,能夠精確引導鼻腸管放置到合適位置。同時,體外的接收裝置和顯示器會同步監測空腸管在置管過程中的行徑軌跡和實時位置,讓醫護人員對置管情況一目了然。與傳統的盲插方式相比,這項新技術優勢明顯:它顯著提高了置管成功率,大大縮短了置管時間;而且無創無輻射,在置管過程中能實時提示異常阻力或偏移,從而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為患者帶來了更為安全、舒適的治療體驗。
此次電磁導航鼻腸管置入新技術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東區重癥醫學科的成功應用,是醫院積極探索、創新醫療技術的生動體現。近年來,醫院東區重癥醫學科護理團隊始終堅持 “以患者為中心” 的服務理念,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未來,隨著這項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有望為更多危重癥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幫助他們更快地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