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8月14日訊(通訊員 匡翼騰)8月4日晚,龍口市第二屆中醫藥文化健康夜市圓滿收官,三天累計接待市民超過3萬人次,較首屆增長近萬人。這場以“杏林承煙火 岐黃潤之萊”為主題的中醫夜市,由龍口市衛生健康局主辦、龍口市中醫醫院承辦,旨在進一步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廣“中醫生活化”理念,為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中醫藥文化體驗和健康養生服務,引導群眾學中醫、用中醫、懂中醫,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動現場設有7大模塊24個攤位,將望聞問切的嚴謹與市井煙火的鮮活巧妙融合,讓市民在休閑中沉浸式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別樣魅力。
名中醫診療:家門口的“健康盛宴”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楊戈教授、肖月星教授,西苑醫院戎光教授,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滕晶教授、陳憲海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院周霞教授等知名專家的診桌前,隊伍從開市排到收市。針對老年病、內科、失眠、呼吸科、代謝肥胖、甲狀腺疾病、康復、心理等問題的特色診療區,專家們結合體質辨證,不僅開出藥方,更有生活建議和防治小妙招。這些特色診療,讓龍口市民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國家級、省級優質醫療資源。
全國基層名中醫藥專家王麗娜、姜恒坤,煙臺名老中醫藥專家王民基,煙臺名中醫藥專家羅偉、刁希重,以及龍口市中醫醫院中醫經典科主任賈洪斌等一批中醫院骨干醫生的攤位前,同樣排著長隊,他們認真為市民把脈問診,解疑答惑。本屆夜市專家團隊累計接診2100余人次,其中65歲以上老人占比36%,兒童及青少年占比13%,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

中醫特色治療體驗:立竿見影的“傳統魅力”
在中醫護理區域,刮痧、耳穴壓豆、藥物罐、火龍罐、穴位貼敷、撳針、葫蘆灸等項目一應俱全;針灸、浮針、頰針、推拿等特色療法吸引了眾多市民體驗。青少年健康專區備受家長青睞。近視眼防治區,采用山東省中醫院小兒推拿中心于娟教授首創的“四明穴”近視防治推拿手法,通過疏通頭、項、眼部經絡,為孩子們的視力健康保駕護航;脊柱側彎防治區,康復師指導著學生做體姿矯正訓練。“這樣的專業指導太及時了。”陪同的家長們紛紛點贊。
據統計,特色專科診療區接診2800余人次,失眠、代謝減肥、甲狀腺、痛風等特色診區備受關注。中醫特色治療體驗區共接診4300余人次,刮痧、火龍罐、三伏貼、耳穴壓豆、青少年脊柱側彎、青少年近視推拿等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體驗。
中藥文化體驗:指尖觸碰的“本草智慧”
中藥文化體驗區,仿佛一座中醫藥文化寶庫。中藥香囊成了最受歡迎的“夜市伴手禮”。在中藥畫制作攤位,14歲的劉梓涵興奮地表示:“我這是第一次用中草藥作畫,還學到了一些中草藥知識,感覺和中國傳統文化靠得特別近。”中藥炮制體驗區,市民親身體驗古法搗藥、研磨、搓丸等抓藥備藥環節,感受中藥加工的奇妙。中藥代茶飲品嘗區飄著陣陣藥香,烏梅解暑湯、健脾祛濕湯、補氣益血湯等,讓市民在啜飲間感受“藥食同源”的智慧。三天夜市,免費發放香囊3000個、8200余人次品嘗代茶飲,免費發放夏季清絡代茶飲3000包、阿膠膏3000余份,近200名青少年現場體驗中藥畫的制作樂趣。
此外,現場還展示了近百種中藥標本、地道中藥材、中藥炮制工具、藥食同源產品,讓市民近距離觀察了解。龍口市中醫醫院自主研發的養生膏方,引得市民紛紛駐足品嘗。燈謎互動區共設置100條中醫燈謎,涵蓋藥材名、經典方劑、中醫術語等,參與市民超過1000人次,被大家稱為“很有文化味的夜市游戲”。
除了上述精彩板塊,活動現場還開展了治未病養生理念健康宣教,為市民進行中醫體質辨析;急救技能教學向市民展示日常急診急救基本方法及流程;中醫傳統導引功法教學中,專業老師帶領市民學習“八段錦”“五禽戲”,讓市民在一招一式中感受中醫養生的魅力。
持續三天的中醫藥文化盛宴,它像一座橋梁,讓古老的岐黃之術走出典籍與診室,在煙火氣中煥發新生,更在每個人心中播下了傳承與弘揚中醫藥文化的種子,讓健康的智慧在生活里慢慢發酵,真正成為滋養生活的“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