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MG全媒體記者 孫長波
五年,可以書寫怎樣的答案?
對于煙臺而言,這是一段從谷底迎風擊浪、最終破局突圍的奮斗征程——2021年,受多種因素疊加影響,經濟增速一度跌至全省末尾;2025年這里已是動能充沛、增速領跑的“萬億之城”。
跨越的背后,有一支隊伍始終沖鋒在前:他們以戰略視野謀劃突圍路徑,以攻堅姿態打通政策堵點,以務實作風保障項目落地——他們,是煙臺“發改鐵軍”。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他們與各級部門、廣大企業及全市人民一道,在這場波瀾壯闊的經濟逆襲戰中,共同書寫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煙臺答卷”。
“七個防止”動員令
吹響突圍反擊沖鋒號
2021年,煙臺經濟遭遇嚴峻挑戰,受多種因素疊加影響,全市經濟跌入低谷,半年度經濟增速降至全省末位,年度考核排名墊底,面臨前所未有的突圍壓力。
正是在這樣艱難的局面下,煙臺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提出“三年過萬億”的宏偉目標。市發展改革委聞令而動、迅速響應,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以項目攻堅筑牢產業根基,以作風重塑凝聚攻堅合力,全面打響經濟突圍反擊戰,為全市戰略突圍提供了關鍵支撐。
履新伊始,市發展改革委黨組在首次全委干部大會上鮮明提出“七個防止”——防止丟棄看家本領、防止戰略缺失、防止慣性思維、防止大而化之、防止作風漂浮、防止散打與亂打、防止甘當“算盤珠”,為全委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經濟工作部署劃出明確紅線。
隨后,市發展改革委主動打響項目攻堅、產業升級、區域崛起、綠色轉型四大戰役,精準有效在分析與政策、規劃與計劃、投資與項目、改革與創新、統籌與平衡五大領域做好戰術抉擇。強化政策集成供給,連續多年在開年打包推出一攬子政策、措施和任務,接續實施“紓困解難穩中求進30條”“服務業恢復發展22條”“穩經濟促發展38條”等累計400多項政策措施,為產業注能、為企業減負。
扎實推進項目建設
夯實產業硬支撐
實踐證明,項目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誰的大項目、好項目多,誰的發展質量就會更高、發展速度就會更快。
市發展改革委圍繞戰略突圍重點組織了項目攻堅戰。創新建立省市重點項目“四有”推進機制——每個項目明確牽頭領導、責任單位、作戰圖、服務小組,樹立“項目為王”導向,將土地、資金等要素向重點項目傾斜,全力破解瓶頸制約,形成“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熱潮。
在要素保障方面,累計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457億元,支持729個重點項目落地;通過省重大項目解決土地指標5.3萬畝;獲批能耗總量1483.18萬噸標準煤。此外,推動海陽核電3、4號機組等12個項目獲得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投放資金56.6億元;舉辦4次重點項目銀企對接會,推介項目621個,融資需求達6653.1億元,為項目建設注入金融“活水”。
隨著一批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示范引領強的重大項目接續落地、滾動實施,煙臺在省級重點項目考核中實現“四連冠”,成為全省首個連續四年排名第一的城市,為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筑牢了堅實支撐。
高效實施集群培育
樹立綠色轉型標桿
市發展改革委聚焦市委、市政府確定的“9+N”重點產業集群,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海工裝備等9個集群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被納入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山東核電、艾迪精密等15家企業躋身省級領軍企業,構建起“龍頭帶動、集群共進”的現代產業體系。深化央企合作,國家電投核能總部、上海核工院北方分院、中電建海洋工程公司等機構、項目相繼落地,為產業升級注入了持續動能。
同步打響綠色低碳轉型攻堅戰,爭取省級支持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清潔能源產業實現“八個第一”:發出山東省第一度核電、第一度海上風電、全國首座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第一度電、全球深遠海漂浮式海上光伏第一度電,建成全國首個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示范項目、全國最大灘涂光儲電站,投運全國第一個商業化核能供熱示范項目,實現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全省第一。當前,總投資超7000億元的核、風、光、LNG四大千萬級能源基地加速布局,其中,總投資5080億元、規劃裝機3006萬千瓦的四大核電基地正加快推進。
綠色發展成效顯著,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績效指數達88.8,高于全省平均7.6。入選首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能源消耗降低幅度連續19年完成省定任務,為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在“雙碳”戰略中走在全國前列。
錘煉鐵軍作風
鍛造擔當作為隊伍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取勝”的“發改鐵軍”。市發展改革委連續榮獲全市高質量發展考核一等獎,多項省考指標位列全省首位,涌現出55名“發改榜樣”,1人獲評“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1人榮獲“山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鐵軍”作風始終如一,從能源集團組建、蓬萊化工產業園攻堅,到儲能中心謀篇、信用體系重建,干部隊伍常年穿梭于煙京濟三地;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歷經反復匯報對接,提前3個月拿到國務院“路條”;創立以工代賑“煙臺模式”,相關排名從全省第7躍升至首位;創新“帶著甲方去招商”模式,成功引入東方電纜北方基地等優質項目;構建“四個一”機制激活全市能耗要素,推動虛擬電廠建設跑出“加速度”……這一系列突破,生動詮釋了這支隊伍“沖在一線、敢扛紅旗”的硬核擔當。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劃的歷史交匯點,煙臺市發展改革委正以“四干四成”為新坐標,持續鍛造“發改鐵軍”作風,為煙臺建設環渤海地區中心城市、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