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2月18日訊(記者 王向榮 通訊員 馮雪英)生命重于泰山,抗擊疫情刻不容緩。憑著超強的專業敏銳性,密切關注疫情進展的煙臺市疾控中心,早在1月初就第一時間舉辦全市流感及不明原因肺炎防控培訓班,部署在全市范圍內對煙臺市不明原因肺炎進行監測。1月22日,成立防控工作指揮部,下設6個工作組,調整了應急機動隊,宣布戰時狀態工作指令,一場全面防控疫情阻擊戰拉開大幕。
快速響應,抗擊疫情踐行為民初心
疫情就是命令,使命就是召喚!自疫情發生后,煙臺市疾控中心以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迅速行動。
自1月22日起,煙臺市疾控中心對全體干部職工下達戰時狀態工作指令,工作組所有成員均在崗不休息,隨時待命。同時,中心第一時間配齊病毒檢測試劑、衛生應急物資,制定各項預案,保持臨戰狀態。
中心領導實行AB角負責帶隊,全市疾控戰線所有干部職工24小時待命,電話鈴響起3聲內接通,確保聯絡暢通。機動隊隊員,一旦接到命令,隨時趕赴現場。
中心組織全員利用各種時間積極開展防控知識學習,并參加上級遠程視頻培訓,掌握防控方案、標準及疫情變化等最新情況,全力做好防控技術儲備。
分秒必爭,2小時為限與疫情比速度

應對疫情,“兵貴神速”,只有第一時間發現可疑病例,第一時間介入疫情處置,分秒必爭,才能牢牢掌握疫情防控的主動權。一級響應啟動后,分管領導現場辦工、現場調度,及時掌握動態,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疫情監測報告人員每天24小時不間斷監測疫情,一旦接到報告,2小時內完成網絡直報。同時,應急處置人員加大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主動監測,持續搜集、匯總各地疫情動態,形成煙臺市疫情風險評估報告,上報市防控指揮部,為其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為有效應對疫情,市疾控中心與縣市區疾控中心集中力量共同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無論是深夜還是凌晨,一接到命令,流調隊員迅速集結,穿好防護服,奔赴一線。在現場,他們冒著危險,直接與病人面對面,摸清其就診前每一個活動細節,重點排查疫區暴露史、活動場所,接觸人群,迅速采集樣本送實驗室檢測。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追蹤密切接觸者,摸排隱性傳染源,為疫情分析抽絲剝繭,力爭最短時間內找出每一位風險暴露者,開展醫學觀察,實施健康管理,開展疫點消毒,竭盡全力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精準檢測,一錘定音發揮疾控優勢
疫情就是命令,崗位就是陣地!在抗擊疫情的戰斗中,關鍵環節是盡早實驗室確診,以保證及時醫療救治、密切接觸者隔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煙臺市疾控中心未雨綢繆,在全省地級市率先配齊病毒檢測試劑和采樣管,掌握了實驗室檢測工作的主動權。

1月21日晚9:30,第一例樣本送達中心。從那一夜開始,實驗室的病毒檢測工作便晝夜不停。樣本被不斷地送來,檢驗人員夜以繼日堅守崗位,進行核酸檢測、復核,確保第一時間拿出檢測結果。檢驗人員面對的是從病人或疑似病人身上病毒最集中的部位采集的樣本,如痰液、鼻咽拭子,支氣管灌洗液等。檢驗人員需要嚴格按照三級防護的標準來進行防護,穿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雙層手套,N95口罩和護目鏡,在密閉的實驗室里連續工作四個多小時,每一次檢測下來檢驗人員都筋疲力盡。即便在如此超負荷運轉的情況下,中心實驗室仍然利用專業的優勢,以最規范的程序、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質量,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病原分析工作,為疫情防控發揮一錘定音的作用。
24小時堅守,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守土擔責,構筑群眾健康的安全屏障。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煙臺疾控人誓做“火線上的急先鋒”,24小時堅守崗位,勇當人民群眾的健康守門人。

消殺消毒不留死角。第一時間指導各縣市區疾控中心做好新冠肺炎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留驗站現場消毒,指導賓館、社區、單位、個人進行預防性消毒工作,累計消毒面積近10萬平方米。起草公共場所預防性消毒明白紙向社會發放。制作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方案課件,對公交公司進行培訓。制定《企業單位的消毒技術指南(試行)》,為煙臺市企業順利復工保駕護航。

市民咨詢耐心解答。中心第一時間在官方網站公布咨詢電話,24小時在線解答市民的咨詢。工作組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開展工作,及時梳理國內疫情發展動態,梳理各級政府及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發布的最新情況報告,與各部門做好信息交流與溝通。耐心、細致接受公眾的咨詢、舉報和監督,及時有效地向群眾宣傳防控信息,消除恐懼心理,堅定必勝信心,回應社會關切,維護社會穩定。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煙臺疾控人以“逆行而上”的姿態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堅守全力打贏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