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3月17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鞠晶 呂海波 唐茂源)“在方艙醫院,作為一名醫生,也是一名黨員,我們愿意沖在最前面,把時間精力投入到抗疫一線工作中。這次援助湖北,盡管非常辛苦,但是每當看到患者高高興興的出院,讓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醫者的責任和使命,生命的真正意義……”“病人不出院,我們不撤退,跟隊友之間也是一直在相互打氣,我們隊里16個人,沒有一個人會露出疲憊的心情或想早日回家的念頭,大家說無論怎樣都要堅持到最后……”這是3月16日晚上,在濱州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第六屆“國醫節”首場線上專業思想教育中,身處武漢抗疫一線的兩位優秀校友段金龍、岳紅梅,與母校學弟學妹們分享武漢一線戰“疫”故事時的一幕。

段金龍,濱州醫學院2007級校友,湖州市中醫院主治醫師。春節前,他利用年假回山東老家看望肺癌術后的母親和年邁的父親,在得知疫情和增援通知后,他只待了3天便返回崗位請戰一線,并于2月9日馳援湖北,擔任湖州市第三批赴湖北醫療隊副隊長、臨時黨支部副書記。“我們這一行,很偉大,作為醫護人員,作為中國人,我們十分驕傲。”段金龍在提到自己的戰疫經歷時,十分自豪地說,“在這次疫情中,透過許多媒體平臺,我們都能夠看到中醫治療的身影,中醫的魅力在于它的靈活療效,這是中華民族延續了幾千年的文化底蘊,在關鍵時刻仍然能發揮出巨大作用。”線上交流中,段金龍還談到了自己工作之余,就用陶笛吹奏《我和我的祖國》,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講述了許多沖在一線同事的感人故事。他鼓勵學弟學妹們,一定要有信心、多實踐、勇擔當,珍惜課堂學習和臨床實踐機會,實現自己作為一名醫學生造福民生、為民服務的初心,肩負起傳承發揚中醫藥文化的使命和擔當。

“我能記住分管的100多位病人的名字,熟悉每個病人的病情、用藥及診療方案,跟患者像朋友一樣,互相打氣,加油鼓勵,他們對醫生的信任、對我們的關心也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這是濱州醫學院2004級校友、廣東省清遠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專家、廣東省援助湖北第十一批醫療隊員、東西湖方艙醫院醫生、中醫診療專家組宣傳組長岳紅梅在和同學們分享她的戰“疫”故事。在講到自己能上“前線”時,她激動的說,“其實我們都是祖國的孩子,在祖國母親需要的時候,我們要盡自己的一份力。”在抗疫工作中,岳紅梅大力提倡中醫藥治療,取得了十分顯著的療效。“新冠肺炎有很大幾率轉成高危病癥,但運用中醫藥可以擁有特別好的效果,這說明,只要辯證把握,中醫同樣能夠治療急性病癥。”她鼓勵同學們一定要有專業自信,增強不斷探索醫學知識的興趣,勇挑醫者重任,在發揚中醫傳統、護佑生命健康的實踐中,綻放靚麗的青春。

疫情防控一線是“戰場”,也是醫學生最生動的課堂。“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學長學姐,用親身經歷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我們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牢記學醫初心,不負百姓期待。”“我為自己生在中國,而感到由衷的驕傲。這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行動,是一場齊心協力的無硝煙之戰。請相信,熬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醫者仁心,大愛無疆,醫務工作者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拯救患者的生命,用自己的身軀與病毒進行搏斗,感謝每位醫務工作者的奉獻!”“學長學姐是最美逆行者,由衷向你們致敬,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期盼你們平安凱旋!”線上課堂中,同學們為“疫”線最美逆行者的戰“疫”故事所感染,紛紛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白衣戰士們的敬意!
配合兩位校友的一線戰“疫”故事,中西醫結合學院中醫經典教研室主任王醊恩,針對這次疫情特點,結合自身的臨床經歷與工作感悟,對新冠肺炎性質進行了講解,介紹了中醫傷寒、溫病學說,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專業教育課。她希望同學們“要相信中醫,珍惜中醫,傳承國粹。對中醫永葆熱情,刻苦鉆研專業學習,成為新時代中醫接班人。”

據了解,今年3月17日是第91個“中國國醫節”。“中國國醫節”又名“中國國醫日”,起源于上海。1929年,國民黨政府衛生機構的主管俞云岫在一次工作會議上提出:取消舊醫藥(那時中醫中藥被稱為舊醫藥),全盤否定中醫中藥。如果取消舊醫藥被確定,治病用藥,只能是西醫西藥,我國幾千年的傳統中醫中藥就會被遺棄。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廢止中醫案”。當時,此事在醫學界引起非常大的振動,眾多中醫藥人士紛紛抗議游說,上海名中醫張贊臣主辦的《醫界春秋》為此以“中醫藥界奮斗號”一刊,發起了對取消舊醫藥的抗爭。1929年3月17日,全國17個省市、兩百多個團體,三百名代表云集上海,召開大會,高呼“反對廢除中醫”、“中國醫藥萬歲”等口號,通過各種方式表達民心民聲。最終國民黨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舊醫藥的決定。為了紀念這次抗爭的勝利,并希望中醫中藥能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弘揚光大,造福人類,醫學界人士將每年的3月17日定為“中國國醫節”。
中西醫結合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鞠晶告訴記者,“邀請抗疫一線優秀校友作線上思政講座,是今年學院第六屆國醫節系列活動的第一個活動。我們今年國醫節活動,以‘共抗疫情愛國力行傳承國粹大醫精誠’為主題,歷時近3個月,通過組織思政教育講座、思政微課比賽、優秀視頻展播、抗疫作品征集、中醫健康行、本草園標本制作、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經典誦讀等思想引領、創新實踐、傳統文化、科學素養四大類20余項活動,切實引導中醫學子堅定“四個自信”、厚植愛國情懷、樹牢中醫信念、扎實學習實踐、自覺擔當作為、助力疫情防控,為學校建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醫科大學提供中醫支持,貢獻國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