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7月14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王主任,我們非常感謝您,我和我母親真的非常感謝您。”近日,一面來自沈陽的錦旗被送到了煙臺毓璜頂醫院病案室主任王冬云的手中。對于在病案室工作多年的她而言,實屬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作為一名非臨床醫務工作者,沒有想到會有患者給我送錦旗。說實話,內心真的很暖。”王冬云說。
盡心盡責解患者難題
時間回到2020年初,孟先生(化名)從沈陽來煙臺旅游,突發心臟病,被緊急送到毓璜頂醫院救治。但由于在煙臺沒有醫保,病情穩定后,其便轉回沈陽治療。“患者回到沈陽后,為下一步治療和報銷,需要煙臺這邊的病歷,但當時通過身份證網上申請無論如何都無法登記辦理,就輾轉聯系到了我們。”王冬云說,由于患者當時是急診,身份證號沒有留全,才導致無法正常打印病歷。
“我接到電話后,就讓他把身份證傳給了我,通過和住院處協調配合,補充完整了他的身份證信息,然后幫他打印了兩份病歷寄到了家里。對于我們從事窗口服務的工作人員來說,這都是我們平日里經常幫助患者處理的小事。”王冬云告訴記者,她沒有想到自己的無心之舉給患者帶來了這么大的震動,患者家屬竟然千里迢迢送來一面快和她個頭一樣高的錦旗,這是她在病案室工作十多年以來收到的第一面錦旗,也是毓璜頂醫院病案室有史以來收到的第一面由患者贈送的錦旗,意義非凡。

“我們病案室工作不像臨床一線醫護人員,時刻在治病救人,但我們的工作卻也與患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病歷就是病案室和患者之間種種聯系的紐帶。許多患者在出院之前大多不知道醫院還有個部門叫‘病案室’,直到要醫保報銷或去外院繼續治療需要提供病歷了,才第一次被告知,要到醫院病案室打印自己的病歷。”王冬云如是說。
完整準確把好信息出口
對于大多數患者而言,目前最不理解的就是“為什么我出院時不能馬上拿到自己的病歷呢?”
“病歷中的‘歷’是歷程的意思,它記錄了患者在整個住院期間做了哪些檢查、醫生下了哪些醫囑、如何診療、最終治療結果如何等等。有些檢驗檢查出結果報告單的時間相對較快,但也有些像病理切片的診斷和解讀、免疫組化的檢查等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出具結果報告單,為了能讓患者一次性拿到完整準確的病歷,所以需要出院后至少七天的等候期。”王冬云說。

“就一份病歷而言,檢驗、檢查和所有臨床其它科室等都是醫療信息的入口,但這些所有的輸入結果,包括患者的檢驗檢查結果報告單、醫囑單、入院記錄、手術記錄、出院記錄等最終都會在病案室的管理平臺上集結起來,打包成一份完整的病歷。換句話說,如果把病案庫比喻成一個蓄水池的話,大部分科室是往里注水的,只有病案室是出水口。”王冬云告訴記者,從患者進入醫院辦理住院手續、帶上住院腕帶的那一刻起,醫院的病案管理系統就開始記錄患者整個住院治療的過程,直到患者出院。
同時,所有提交到病案室的病歷務必滿足兩個條件即完整性和準確性。“醫院所有的病歷都會經過三級質控,主治醫師寫完病歷后,交由科室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科室病歷質控小組查看,最后經過醫務處質控專家團隊審查無誤后,才能提交到我們病案室。”王冬云表示,病歷一旦提交到病案室就意味著它是隨時可以打印給患者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對每一個患者負責,確保患者拿到的病歷是完整的,準確無誤的。”
多方式領取提供最大便利
“我們了解到,來醫院打印病歷其實也是讓許多患者和家屬頭疼的事。以前,我們毓璜頂醫院病歷打印服務都是以人工窗口為主,患者排隊辦理時間較長,病案室工作人員壓力也很大。為此,我們與院網絡信息處合作,研發了住院病歷自助打印系統,2020年1月份三臺住院病歷自助打印機正式投入使用,只需攜帶患者身份證便可自行病歷打印,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王冬云告訴記者,目前,毓璜頂醫院病歷領取主要分為人工窗口打印、自助打印、病歷郵寄三個途徑,患者可根據自身需求自己選擇提取病歷方式。

毓璜頂醫院病案室的人工窗口服務主要面向老年人、嬰幼兒、軍人、外國人和持港澳臺通行證等特殊人群,而其他普通患者可以持患者身份證到醫院西區病案室門口的三臺自助病歷打印機上自己打印病歷。“醫院3臺自助病歷打印機,可全天候24小時工作,隨時滿足患者需求。打印時只需將患者身份證放置在機器讀卡區上,機器便可自動給當時住院留存的聯系電話發送一個驗證碼,輸入驗證碼即可打印所需病歷。”王冬云說,“我們院領導一直非常重視病案管理和病歷服務的信息化改造,我們研發的住院病歷自助打印系統可以說走在了同行們的前列。未來我們病案室還將繼續改進病歷患者服務體系,進一步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病歷服務。”
“早在2012年,毓璜頂醫院便開通了病歷預約郵寄業務。前幾年需要患者住院期間到病案室窗口登記填寫病歷郵寄信息。2018年,在院領導的支持下,我們響應市委市政府關于“一次辦好”的指示要求,開通了網上病歷預約郵寄業務,患者無論在全國哪個角落,無需再跑到醫院病案室窗口進行登記,只要通過關注“煙臺毓璜頂醫院”或者“煙臺毓璜頂醫院病案室”微信公眾號,或者通過“毓璜頂醫院”掌醫APP,還可以通過掃描各病區宣傳墻上病歷打印流程中的二維碼,都可以在網上預約申請病歷郵寄業務,我們病案室收到患者的申請,就會將病歷打印好并及時郵寄到患者手中。”王冬云表示,毓璜頂醫院病歷郵寄范圍覆蓋全國,相關快遞公司有病歷郵寄服務專線,保密性和安全性都有所保障,患者盡可放心。幾年來,毓璜頂醫院每年郵寄病歷數量從最初的每月十幾份增長到現在的近千份。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間,網上病歷郵寄業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區域隔離時,廣大患者可以足不出戶,安全便捷地在家獲取到住院病歷。“下一步,我們還計劃開通電子版病歷的網上送達業務,更加方便患者外地就醫、結算報銷等后期流程。”

王冬云強調,除了辦理網上病歷郵寄業務,如果大家需要來醫院現場打印病歷,務必攜帶患者本人身份證;如果是給其他人代理的,還需要攜帶代理人身份證;如果是給未成年孩子辦理,需要攜帶代理人身份證和孩子的戶口本或者是出生證明。這是對患者隱私的保護,也是國家病案管理法規所明確規定和嚴格要求的。
病歷庫就是“寶藏庫”
近期,毓璜頂醫院舉辦了一次老病歷展,一張張手寫病歷字跡雋秀、整潔工整,彰顯著毓璜頂醫院的學術內涵和歷史積淀。“這些老病歷可謂是我們毓璜頂醫院的‘寶藏’!國家規定紙質病歷保管期限是30年,我們醫院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并且保存得非常完好。通過這個展覽,讓年輕一代的醫生看一看我們的老前輩老專家是如何認真書寫每一份病歷的,也可以給年輕一代醫生樹立起嚴謹治學的專業精神榜樣。”王冬云告訴記者,同時這些老病歷在臨床科研、疑難重癥診治等方面也在繼續發揮著作用。

“之前耳鼻咽喉科年輕大夫為寫論文,到病案室查找病歷資料,與我們科室的同事們溝通過程中,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支氣管異物這個方向。因為每年醫院都會收治各式各樣支氣管異物患者,取出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通過對既往同類型病歷的挖掘研究,可以總結出此類疾病的發病原因、治療方法、預防措施等等一系列成果。”王冬云表示,毓璜頂醫院病案庫房中保存的數百萬份病歷,每一份病歷都連續、詳細、系統地記錄了患者的病情和診療過程,記錄了同一種疾病在不同體質、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生活和工作環境的患者身上診療方案的側重,不同時期對同種疾病的診療方案如何進展等等,“研讀這些老病歷,可以獲取非常豐厚的科研信息,它們是真正歷久彌新的‘活的教科書’。”她說。
毓璜頂醫院現有兩個庫房存放紙質病歷,老庫房在西區有400平,新庫房設在東區地下一層,占地500平。除老病歷外,所有新入院患者病歷也會收至庫房內保存。“我們醫院自2012年就開始實行病歷無紙化,目前我們回收保管的紙質病歷都是患者手寫簽字的知情文件原件。每周二和周五下午,我們病案室工作人員,會到各個臨床科室回收這些紙質病歷,然后整理、分組、上架。”王冬云表示,隨著病案管理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手寫紙質病歷已漸行漸遠,終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目前,我們毓璜頂醫院月出院患者一萬多人次,病歷復印量也高達近萬份。這就要求我們所有的病案管理人每天都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爭取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專業最安全最便捷最高效的病歷服務,讓廣大市民滿意。”王冬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