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0月27日訊(通訊員 孫源) 山東省立醫院(集團)魯東醫院口腔科副主任于殿紳為一位15個月的患兒成功實施了先天性腭裂修復手術,這也是我院實施的第一例治療先天性腭裂的手術。目前,該患兒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該患兒自出生即發現腭部裂開,無法進行母乳喂養,因年齡過小,未行治療,后輾轉來到我院口腔科就診。診療過程中發現,該患兒口內腭部可見硬腭后緣至懸雍垂完全裂開,裂隙最寬處約1.5cm。經過緊張的手術,小患者上腭的裂隙完成了修復。術后探查,發現患兒舌系帶短縮,牽拉舌體呈“W”形,與家屬溝通后,又對其行“舌系帶延長術”—用手術刀在系帶做橫行切口,直達系帶根部,隨后縱行縫合,關閉創面。
最顯功夫的手術
于主任介紹,目前治療該病的唯一方法只能通過手術,即使有其它的修補方法,最終要想治好,還是要選擇手術治療。腭裂相當于口腔內的天花板上有裂隙,要想辦法把裂隙補好。在做腭裂手術前,要有一個完整的實施方案,包括手術的刀口的設計、傷口的縫合等,怎樣更好的借助裂隙近側來封閉裂隙,確保手術能把上腭上的裂隙補上而不會再裂開,這是一個非常注重細微的手術,需要醫生們根據患者的情況仔細研究決定。

考慮到患兒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經與家屬反復溝通后,于主任選擇了一種相對比較復雜的手術方案,以關閉裂隙、恢復患兒的語音功能,并盡量減少手術對上頜骨生長發育的影響。

患兒很小,由于小孩喜歡哭鬧,為防止手術傷口復裂,要盡量避免小孩哭鬧,護士們也經常逗寶寶,寶寶的頭上纏著膠帶,掛著水,護士們對她也多了一份心疼,時不時揉揉肉肉的小手……患兒的家屬對此次手術及術后護理非常滿意,并贈送錦旗一部以表謝意。

關于唇腭裂的修復時機
單側唇裂在3-6個月且體重>5kg,可進行第1次唇裂修復手術;若是雙側唇裂,手術時間應推遲至出生后6個月。
單純的腭裂目前多主張早期進行手術,一般在8個月-2歲左右完成,此時患兒已開始學說話,應在這之前及時手術,術后需要配合語言訓練,這對日后發音說話至關重要。
唇裂腭裂同時存在應分開手術,在唇裂手術后6個月就可以進行腭裂修復。
術后繼發唇鼻等軟組織畸形,原則上需要成年以后修復,若軟組織畸形嚴重者可在學齡前先進行一次修復。
牙齒排列不齊、牙槽嵴裂的患者可在9歲左右進行牙槽突裂植骨術。存在上頜骨發育不良的患者可在低齡期(3~16歲)通過牽引成骨技術矯正,避免將畸形帶到年長或成年期;若早期沒有及時矯正,后期需要通過截骨(正頜手術)手術改善。
專家介紹

于殿紳,主任醫師,副教授,口腔科副主任。從事口腔頜面外科工作40年,擅長口腔頜面部各種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及根治性切除,在治療口腔頜面部骨折、唇腭裂及牙頜面部畸形方面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對各類種植技術如微創種植、前牙區美學種植、全口無牙患者的種植、數字化種植等有較深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