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1月27日訊(特約記者牛立志通訊員胡永明)寒冬將至,清雪防滑工作隨之而來,雪前準備成為當務之急。煙臺市萊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就清雪防滑、保障道路安全暢通進入“戰備模式”,多措并舉,切實做好2020年度雪季清雪防滑工作。
未“雪”綢繆,設備保養、維修、調試提前準備。8月初,煙臺市萊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就已著手清雪設備保養、維修、調試工作,并以社會雇傭形式征調社會車輛、人員參與萊山區清雪防滑工作,清雪滾刷、推雪板、U型板、撒布機、拋雪機等200余臺清雪設備正在按既定計劃進行安裝、調試,11月底前完成。
嚴陣以待,隨時應對今冬雪季各類降雪天氣。清雪過程更環保,融雪劑管理使用“嚴”字當頭。考慮到融雪劑過量使用侵蝕周邊土壤及地下水,影響生態環境,萊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積極響應上級號召,針對2020年度清雪工作“嚴”字當頭,對余留的非環保性融雪劑下一律封存、禁用,同步增加采購部分環保型融雪劑,落實請示報告制度,視天氣、交通情況,除部分主次干道、坡道和重要路段的車行道以外,其他區域將嚴禁使用融雪劑。目前萊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倉儲環保型融雪劑700噸,實現專人負責,專人管理,專人記錄。對環保型融雪劑的入庫、出庫、使用、調配等情況嚴格記錄集中管理。
揚長避短,設備停放再出“新招”。經過參與多年清雪工作,關于設備統一停放方面,該局發現其中存在一定的弊端,針對這一問題揚長避短開創出新型的設備停放模式,把停放方式一分為二,分別為集中停放和自行停放兩種方式,同時在保證出勤率和到位率的基礎上,社會雇傭人員在提前報備的情況下可自行選擇距離責任路段更近的位置停放。這一“新招”推行后,不僅解決了大量設備集中停放后造成的交通擁堵情況,還有效節省了接到作業通知后趕往指定道路的中間,顯著提升了清雪作業效率,實現雙贏。
由一到二,實現值班預警“雙保險”。進入雪季后,以雪為令,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局預警組擔負預警工作總責,時刻關注天氣情況,遇雪情立即發布預警,此為“一層保險”;局屬各支清雪隊伍接到預警到達指定路段后,第一時間通過對講設備或影像信息將路段雪情進行反饋,以便局清雪工作領導小組實時掌握雪情,做出正確安排部署,此為“二層保險”。“雙層保險”模式的運用,有效保障了全局清雪工作及時、合理、高效開展。
統一調度,劃分“班組”,確保進程順暢。由于萊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的清雪路段多、范圍廣,在清雪作業期間,以路段為基準,劃分工作班組,每個班組有明確的負責人,配備一定數量的清雪設備、車輛,接受局清雪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實行“人員組內調度、設備聯合作業、隊伍相互幫扶”,確保全局清雪防滑工作調度有序、令行禁止。
積雪外運有“標準”,嚴格按標準落實到位。積雪外運工作主要分為道路和道板兩個方面,為確保外運工作更加合理、高效,我局制定了明確的積雪外運標準。在道路積雪外運方面,劃分道路,迎春大街、港城東大街、山海路等一類主次干道組織外運,其他二類道路不進行外運;在道板積雪外運方面,視雪情對濱海路、海韻路、楓林路了等道路道板進行外運,其他道路道板原則上采取人工作業的模式,以盲道為軸線,清理一條寬度1-1.5米左右的步行通道,用于行人通行。“門前五包”理念貫徹落實,走向實際應用。隨著煙臺市“綠色、環保”清雪理念的提出,社會化清雪已成為市區清雪工作重點任務之一。作為社會化清雪的一項內容,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積極制定舉措,將動員社會化力量參與“門前五包”清雪工作付諸于實際,通過城市管理委員會制定了《門前五包責任書》,以軫大路為界,對以北范圍內的企事業單位,逐戶通知其做好“門前五包”清雪防滑工作,并安排專門隊伍做好后期跟蹤督導工作。
執行工作嚴格要求,督察督辦重視到底。該局選派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的工作人員成立專項檢查工作組,降雪后對各區直部門、街區清雪防滑工作作業質量、完成時限、融雪劑使用情況等進行全路段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協調并跟蹤落實整改,同時聯合電視臺、萊山政務等媒體及時報道各單位的積雪清掃清運工作,對清掃不力的單位進行曝光。督察督辦與輿論監督相結合,提高各單位、街區對清雪防滑工作的重視程度,務求將清雪工作抓實、抓嚴、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