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2月18日訊(通訊員 吳延朋)近年來,蓬萊區北溝鎮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抓班子、強隊伍,抓治理、強服務,以“四個著力”激發助推鄉村振興的“組織動能”。

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建強“紅色堡壘”。以嚴格組織生活為抓手,嚴抓“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落實,每月支部主題黨日召開率達到98%以上。推動落實村級重大決策事項“四議三審兩公開”,建立村級小微權力清單,以流程化的形式對每一項村級權責事項進行規范細化。全面推行黨員量化積分管理,開展設崗定責、承諾踐諾等活動,將黨員履職盡責、服務群眾情況等納入考核,提升黨員教育管理效果。推行黨支部評星定級、分類管理,建立健全黨支部建設星級考核辦法,按照“五星三檔”進行黨支部分類,引導村黨組織創先爭優、擔當作為。實施黨支部書記“頭雁工程”,公開遴選1名村黨組織書記,每村至少儲備3名書記后備干部,通過專題授課、業務培訓、現場觀摩、觀看教育片、交流發言等形式,進一步提升黨支部書記干事創業能力。

著力推進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凝聚“紅色力量”。強化區域性黨建工作模式,成立10個黨總支,覆蓋58個農村黨支部,占總數72.5%,實現強強聯合、村企聯合、以強帶弱、聚力發展。實施“黨員互助”“村莊互助”工程,密切黨群關系,將基層組織打造成上接黨委、下接百姓的橋梁和紐帶。完善村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制度,推廣“村事民議、村務民決、村財民管、村廉民督、村干民評”的“五民”工作機制。構建“村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聯系戶”網格化治理體系,對全部村民進行全覆蓋,建立問題發現、民情上報、工作落實和處理反饋工作運行機制,今年累積解決各類問題144條。實施農村黨員分類管理,緊扣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中心任務,將全鎮2988名農村黨員劃分為農村任職黨員、外出務工黨員、在村務農無職黨員、年老體弱黨員、困難黨員5類,推行“菜單式量化、定期性考核、質量化評判”機制,不斷提高黨員管理精準度、精細度。
著力推動紅色資源優勢轉化,搭建“紅色平臺”。高標準建設蔚陽河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區,堅持黨建聯抓、文化聯興、村莊聯建、發展聯謀,農歷逢三逢七組織機關干部坐班服務60余次,舉辦各類講座11次,組織志愿者服務活動18次,惠及群眾2000余人次,中國海洋大學“紅旗智援博士團”掛牌成立社會實踐基地,并簽約共建電商平臺。打造蔚陽河黨建示范區聯合社、兩銘、孫家等3個合作社為鄉村振興現場教學基地,提供典型示范、現場觀摩、視頻教學、互動交流的優質平臺,每年可迎接各地學員6000余人次。打造八路軍挺進東北渡海出發地紀念碑紅色教育基地,總面積6萬余平方米,每年可吸引機關、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等多層面人員參觀學習,感受八路軍戰士與群眾之間的“軍民魚水情”,發揚和傳承革命精神。

著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點燃“紅色引擎”。堅持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按照“立足實際、科學論證、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總體思路,共成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40個,累積籌集各項資金1900萬元,主要發展特色種植、鄉村旅游、農機服務、農副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項目。建立成立聯抓、賬目聯管、發展聯促“三聯”工作機制,通過與職能部門聯審及購買第三方服務等方式,確保合作社健康快速發展。鎮黨委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堅持統籌謀劃、上下聯動、精準施策,推行“一村一產業、一區一鏈條”發展模式。推動冶王村司令農機合作社果干加工項目穩步向生產、加工、倉儲、銷售、電商一條龍的規模化方向發展,經驗做法被央視財經頻道報道;兩銘村銘豐種植合作社以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為引領,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每年可實現收益60萬元;蔚陽河聯合社由6個村聯謀共建、抱團發展,集中資金、資產和資源優勢辦大事,建設14個果蔬大棚,確保一年四季產出不間斷,實現效益最大化。
下步,北溝鎮將繼續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自覺地把黨組織活動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去謀劃、去部署、去落實,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黨員群眾創業致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發展優勢,讓廣大黨員群眾在致富、帶富、共富中有更多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