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月5日訊(通訊員 姜鋒 孫鳳麗) 完善的城市建設是百姓實現安居樂業的“硬”基礎,“十三五”期間,萊州市全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以群眾呼聲為指引,不斷強舉措、出實招、抓落實,城鄉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在經濟發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呈現出一體化發展的良好趨勢,為“十四五”規劃的確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綠色
“十三五”期間,萊州建立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園林綠化項目和精品工程,為全市的生態環境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先后建成了土廣場(部分)、木廣場(部分)、商務中心公園、東籬桃源等,新增公園綠地面積23.45公頃,廣場公園數量達到40余個。完成10余條新建道路、出入口綠化改造升級,對文化路、文昌路等實施高標準提升,補栽各類苗木300余萬株,消除裸露地面29.1萬平方米,順利通過“國家園林城市”復審。
暢通
歷時22個月,于2019年12月完成4公里文昌路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文化街道路升級改造。
文昌路地下綜合管廊和文化街道路升級改造工程將電力、通訊、自來水、中水等管線納入其中,通過架空線纜和各類管線入廊,一方面徹底消除了“空中蜘蛛網”,另一方面避免了路面重復開挖,徹底消除“馬路拉鏈”。同時,新建雨污管道各8公里,真正實現雨污分流,讓城市“下水道”成為雨季排澇的堅實后盾。為補齊民生“短板”,在建設管廊的同時,同步對供熱供氣管網進行升級改造,解決了沿線10余個老舊小區供暖供氣難題。
通過升級主干道、貫通次干道、打通丁字路、斷頭路等方式,拓展城市發展框架,先后新建、改建完成東環輔路、文苑路、南陽河西路、西苑路、河順路、文光南路、東苑路、中心商務區等20余條道路。
清新
生活垃圾綜合處理項目列入國家財政部PPP項目庫,2020年2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建成運行25座高標準垃圾壓縮站,收集容器實現密閉化。23座公廁完成升級改造,達到國家二類公廁標準。建成“城建智慧平臺GPS系統”,推進立體保潔作業模式。5個小區生活垃圾實施分類投放,560余家餐飲單位、學校食堂餐廚廢棄物規范收運。建新街、北關街、萊特巷等路燈更換為鋼制燈具,對河南街、東嶺路、文光路、坊北路、碑坡大街、文運街、塔埠路等12條道路安裝LED路燈,實施節能改造。累計完成文化東街、萊州路、文昌路等瀝青攤鋪修補35.2萬多平方米。17處鎮街全部實施村莊環衛企業化托管,托管企業達到規范化運行標準。
溫暖
“十三五”期間,新建中壓天然氣管線158.15公里,2020年總長度達到411.14公里,比2015年末增長了48.44%;新建次高壓管線40.6公里,2020年總公里達到148.1公里,比2015年末增長了37.77%。新增天然氣居民用戶37169戶,2020年達到107517戶,比2015年末增長了52.84%;新增天然氣工商用戶201戶,2020年達到489戶,比2015年末增長了69.79%。2020年城市燃氣普及率達到99.7%。
萊州全市供熱面積增加200萬平方米,2017年關停禁燃區燃煤鍋爐10臺225蒸噸,全部實現清潔供暖;中電投清潔供暖項目完成投資6.5億元,35公里長輸管網向市熱力公司供熱,城市熱能儲備能力達到1500萬平方米。
保障
根據《山東省老舊住宅小區整治改造導則》(魯建房字〔2018〕19號)及煙臺市老舊小區改造“三清四改五升級”的要求,大力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改造工程,通過科學制定老舊小區改造方案,對各老舊小區安防設施、環衛設施、環境設施、便民設施等進行了全面整治改造。目前,共改造完成172個小區,涉及建筑面積238.62萬平方米,改造成果惠及住戶25406戶。
充分落實住房保障工作,參考上級有關政策基礎上,出臺住房租賃補貼實施細則,將保障范圍擴大至新就業無房職工和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同時,推行公租房信息系統,申請、審核工作繼續采用常態化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部門間配合。目前,萊州全市共建設公共租賃住房745套,現已全部分配完畢,保障成果惠及更多家庭。